订阅|

评论

以水墨书画大赛为载体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时,看到杨院长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拿起来翻阅,表示:“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 ......
发表于:2014-4-18 17:47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培植24小时书店文化还需有物质支撑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从4月8日晚开始24小时试营业,北京有了一家不打烊的书店。这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试营业当晚,就有许多人慕名而来,体验“昼夜书店”。(4月15日《中国青年报》)在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看来,人文 ......
发表于:2014-4-16 08:36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美在台前 人在幕后—以老子智慧看书画家的浮躁

纵观当下有部分书画家,从“套路”上看,不外乎是“励志三部曲”:年幼时天分初现,但无奈家境贫寒,艺路坎坷曲折,上演的是天妒英才的“苦情戏”;青年时苦练技艺,又幸遇名师提携指点,于是人生峰回路转,渲染的是 ......
发表于:2014-4-16 08:27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艺术杂谈:说书如其人

  历来论书者,大都承认书如其人这么一个事实。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形质如其人之貌,二是神采犹其人之性。但前者有相合也有不相合的,只要拿其人其书一对证,外形上立判分明。所以前者只是偶合,俗人说书好持 ......
发表于:2014-4-16 08:09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陈扶军:书写性 中国书法的生命体征

  陈扶军  近年来,我多次担任各种书法评审活动的评委,耳闻目睹中国书坛的发展变化,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书法伴随着“寻根热”“国学热”,书法展现出的蓬勃气象;忧的是受趋利之风与浮躁之气的浸染,使 ......
发表于:2014-4-16 08:07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中国画:“失根”与“误读”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西体用”之辩不再焦灼,当代中国美术也经历了各种快速的演进。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看似快速发展的当代美术潮流背后,是思维的无序、方向的错乱及评判的失语等让人尴 ......
发表于:2014-4-15 08:09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解读水墨之热

“新”在艺术界向来是“好词”。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创新”语境下,大伙儿唯恐不新,隔一段时间艺术家、批评家、经纪人都要推出新风格、新说法、新潮流,近两年美术界、拍卖界热议的“新水墨”就是一例。不仅 ......
发表于:2014-4-14 08:39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人如其字

清代学者刘熙载曾对书法做出总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在唐代,书法家柳公权被问及用笔之法,他的回答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意思就是,写字的窍诀在于心,如果心不清净、不端正, ......
发表于:2014-4-14 08:28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吴冠中书画作品辨伪

图一图二黎展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 ......
发表于:2014-4-14 08:14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陶与瓷之界定标准

陶器是古代人类第一次改变自然的发明创造,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陶瓷的研究,中外学者皓首穷经、著述颇丰。但时至今日,随着城乡基本建设的蓬勃展开,新的考古 ......
发表于:2014-4-10 12:02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书画代笔伪作辨识

  流通在市场上的名家书画系特殊商品,其一般性的“特殊”相对好了解,但特殊性的“特殊”却不见得人尽皆知:不仅职业造假者要作伪,有时连书画名家本人也不“诚信”。这就是古已有之却令任何人难以辨识的名家书画 ......
发表于:2014-4-10 09:56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中国水墨何以走天下

  关于水墨走向世界的话题,几乎从来都没有中断过,好比社会主义优越性话题,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不少人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角度使用不同证据采用不同风格发表了很多殊途同归的观点,那就是:水墨是个好东西!几乎就 ......
发表于:2014-4-8 09:30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美学的出现和山水画的诞生

【英】 迈克尔·苏立文就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编者注),中国画家和诗人第一次发现了自己。陆机作于公元300年的《文赋》是影响深远、充满激情的文字,正如诗人T·S·艾略特(T.S.Eliot)所说的“ ......
发表于:2014-4-8 09:20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4年间连下三“令” “书法进课堂”难在哪儿?

魏晋(左)在校园里指导学生学习书法。  小学高年级熟练书写正楷字,初中阶段要临摹名家书法……教育部近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中小学生分年龄、分阶段练习书法提 ......
发表于:2014-4-4 09:27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书法教育不宜专主一家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随着经济的复兴,社会对书法艺术越来越重视:书画价格不断走高、青年书法家不断涌现、书法教育进入中小学……在书法普及中,田英章先生以其特有的魅力,风行一时。我想,如果可以 ......
发表于:2014-4-3 08:47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