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

发表时间:2011-12-23 09:27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25236) 评论: 0

导读: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一 明代董其昌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谈书法的时代风格时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1)成为后世评价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滥殇。清人梁巘继其后在其《评书帖》中以“晋尚韵, ...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3)
 
 
    书法之韵,存在于审美主体(欣赏者)和客体(被知觉的书法作品)的相互关系之中,是书法作品形式的表现性诱发欣赏者产生的情感效益。韵不是纯客体的属性,也不是纯主体的感觉,是审美主客体双向运动,积极创造的结果。陈振濂先生认为:“我以为所谓的晋韵,它应该包含了两个规定:一、太粗糙生硬的不屑同类。‘韵’大抵是一种精神性很强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乐。工匠式的粗糙生硬缺少一种‘士’文化的内涵,在书法上特别缺少书卷气,自然不算有‘韵’。当然,延伸为风格,则大抵雄浑、恣肆、质朴的美,也很难归入‘韵’。二、太成熟圆到的也不属同类,因为韵偏重精神的抒泄,而不是技巧上的面面俱到。比如唐楷可以有法,但大概很少有人去从中寻求什么‘韵’。又比如赵孟钭猿粕献方希舱蚱湓彩斓梦扌缚苫鳎炊葱矶嘣现隆!稀挥Ω檬潜曜枷瘢κ窃诙察ゲ嗟囊徽幸皇街刑逑殖龅囊恢稚拿馈U惺奖旧砦幢厥溃蚱溆兴坏剑识拍苡兴健N蚁耄庖舱衔航榉业男谈无为的总体文化氛围,同时也透射出当时书家对之作主体介入的痕迹与倾向。”(15)书法的韵,不在书法形象本身,而在象外。韵也不在笔墨之中,而在笔墨之外。书法的韵超越形象的笔墨,是欣赏中产生的新质。书法之韵确是一种“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现象状态,这一点古人也看到了,这是超出字外谈字之美。韵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有余味,如撞钟之余音,音之韵来自声,韵不离声。书法的韵虽超越线条形象,但不能含有通向抽象的“道”,道的体认是意境中的最高层次,韵的体认只是意境审美的一个层次。意境审美是多层次的复合结构。而韵的审美则有形态上的多种差别。有意境的作品必定有韵味,有韵味的作品未必一定有意境。书法中常说其作品有墨韵,即是说在墨法的运用上有特色,它的形象、颜色给人暗示,透露了某些耐人寻味的信息,与欣赏者某些经验相吻合,因而值得反复品味。气韵的产生须赖创作主体的学养。
    苏轼在论书时每每论及它较为推崇的法书作品,常常用到“韵”。苏轼推重二王,是终其一生的。苏轼最早提到二王书法的,是治平四年九月他在四川老家居母丧时所作《书摹本(兰亭)后》。它记载了苏辙从河朔带回一本唐人摹本《兰亭》,由宝月大师惟简找人摹刻于石。其后,又在元丰二年上巳在徐州时作《题逸少书三首其三》中云:“《兰亭》、《乐毅》、《东方先生》三帖,皆妙绝,虽摹写屡传,独有昔人用笔意思,比之《遗教经》,则有间矣。” 这三帖的后二帖均是小楷,且是晋人小楷的典范杰作。由是观之,苏轼在小楷代表作所建立的书法形象是典型的晋人小楷风范。苏轼存世题跋中,数论《兰亭》,可以说从技法到意境皆得二王三昧。他书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的《治平帖》,从形质到意蕴皆有晋人风韵,用笔精致,字态风度翩翩。《远游庵铭》应属苏轼的精意之作,因其是受文同所嘱而书,其意不在文而在书。其点画的精美、隽秀,其用意的恬适、超妙,绝像《十三行》韵致和形态,真如精金美玉。是对晋人小楷精髓的把握。
    如对他最为推重的颜真卿的书法形象,在唐代大的重“法”的背景下,他修正评价为:“颜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小大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末易为言此也。”(《东坡题跋·题颜鲁公书画赞》)在苏轼眼里,颜鲁公也是“字字”来自王羲之的,惟其如此,他的作品才“气韵良是”。在宋代的诸位书法家中,苏轼是推重蔡襄的。很显然,蔡襄是一位大书家,但并非宋代书法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与苏、黄、米等量其观。但他看中了蔡襄书法中的晋人法度,看中了他书法中的“韵”。他在早期的《跋君谟书赋》中称:“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称也?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矣。”小楷,当然首推晋人。他在与蔡襄论书时说:“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记与君谟论书》)强调了然于手后才能“神气完实”,才能有“余韵”,才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他就是在推重唐代草书大师张旭的书法时,也不忘推崇张的楷书《郎官石柱记》,并发表了他关于学习书法的模式。他说:“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行而能走者也。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书唐氏六家书后》)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本文导航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