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如何追寻文化的价值信仰

2014-7-4 09:53| 发布者: 水墨中国| 查看: 2996| 评论: 0


  中国现代化进程两次被打断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近现代历史上一共有三次。最早一次是晚清时期,觉醒的官吏和知识分子致力于中国走向现代的尝试,当时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经过从1860年到1890年30年的“洋务运动”,在现代实业和现代设施方面,有所进展,特别建立起一支比较现代化的北洋舰队。这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运动。但是非常遗憾,这次现代化努力,由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被日本人打断了。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进程,是1927年到1937年这10年间,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努力,取得很可观的成绩,在世界上颇有影响。但这次现代化努力,由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又一次被打断。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创造的实绩,为全世界所瞩目,直到不久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个成果大家不仅看到了,而且感受到了。但我仍然要说,这次的现代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还是人在旅途。这次现代化的进程是不是还会被打断?至少值得思考。今年是甲午战争的双甲子,过去120周年了。历史有时候会有一些宿命,但左右历史进程的还是人。人如何左右历史的进程,人自己是不知道的,常常是出于偶然。人要避免被不可知的偶然所左右,人本身就需要有避免危机和处理危机的大智慧。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

  什么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传统文化可以看得到,包括各种典籍以及地下地上的物质历史留存,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文化传统你能看得到吗?那是传统文化背后的文化规则、理念、文化精神和文化信仰,是看不见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血脉的延续,但每一个人又不可避免地命定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

  文化传统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大传统是指社会的主流思想,比如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大传统。大传统被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检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很多变化。小传统指民间的习俗和信仰,包括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宗教等。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是有发达的民间社会,因此小传统特别发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生活习俗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中国的小传统惰性力强,不容易改变。

  文化的大、小传统是互相影响的。大传统的代表儒家思想虽占据传统社会的主流位置,但儒家思想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同一时期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出现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势力渐长,对儒家思想有很大冲击,直至形成跟儒家思想对峙的局面。但儒家能够容而纳之,倒是佛道之间互相攻讦得比较厉害。大家知道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就是针对佛教的,而范缜的家族以及他本人都是天师道的信徒,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分支。总的儒释道三家相处得不错,到唐以后,至有“三教合一”的思想开始形成。所以中国历史上没有宗教战争,这种状况在西方和中东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其突出表现是儒家思想对于佛道两家的包容。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