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 首页 文化 传统国学论语
订阅

论语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注释】  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斯:就。【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2014-1-22 10:08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014-1-22 10:07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注释】  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敏:敏捷、快速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14-1-22 10:06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注释】  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鲜:少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014-1-22 10:04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 ...
2014-1-22 10:03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 ...
2014-1-22 10:02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  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第十一章,此处略。附上:《学而篇》第十一章内容: http://hanyu.iciba.com/a/20090615/210.shtml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 ...
2014-1-22 09:58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释】  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方:一定的地方。【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评析】   ...
2014-1-22 09:57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释】  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劳:忧愁、烦劳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 ...
2014-1-22 09:5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 ...
2014-1-22 09:55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 ...
2014-1-22 09:53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 ...
2014-1-22 09:52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评析】  ...
2014-1-22 09:52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释】  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如礼何:把礼怎么办?【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 ...
2014-1-22 09:41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注释】  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怨:别人的怨恨。【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 ...
2014-1-22 09:37

相关分类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