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当代水墨画家的尴尬

发表时间:2013-11-27 16:11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3674) 评论: 0

导读:   从2012年开始,当代水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一年,由吕澎策划的国际性当代水墨巡展“溪山清远”成功举办;紧接着,由湖北省美术馆主办的大型当代水墨艺术展“再水墨”则将当代水墨成功地推向了市场与舆论的关注高点 ...
  当代水墨的认知度有多高?
  赵利平:传统水墨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当代水墨老百姓接受程度有多高?
  杨小彦:有些领导有一种习惯性思维,一看到当代水墨、当代艺术的展览就会问:“这样的艺术,老百姓看得懂吗?”这句话我听了几十年了。每次我听的时候,就会想,怎么你就那么有把握认为老百姓看得懂还是看不懂?“老百姓”这三个字不是谁都能代表得了的。以我的观察,目前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对当代艺术没有意见;30岁以上的人,越是权威的人意见越大。所以不能用“老百姓看不懂”来概括。我在做一些当代艺术展览的时候观察到,年轻人觉得很好玩,很惊喜,很过瘾,会去找你来解释,但是老年人就很难接受。
  周湧:现在“40后”、“50后”、“60后”接受新的艺术样式可能需要经过一番转换。但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本来就身处其中,不需要再刻意去追求什么当代文化。传统艺术年轻人反而要去学。
  杨小彦:我很赞同周湧的观点,现在反而要教的是传统艺术,如果没有一个特殊背景,我绝不相信一个年轻人看倪云林的画能够看得神魂颠倒,看董其昌的画能够看出境界,这绝对是要教的。
  周湧:以前传统艺术作为大众知识的一部分,做了很多年的教育、宣传,所以老百姓才能看懂齐白石的虾,但是现在的小孩子是看不懂的。所以当代文化一定要成为大众知识的一部分,这个工作做好了,我们才能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就像我们把传统艺术作为大众知识一样。
  传统水墨认为当代水墨没笔墨
  当代水墨认为传统水墨没创新
  赵利平:当代水墨、实验水墨出现之后争议很多,时不时就有文章出来说“要有中国画的底线”,也有人说这只是样式的翻新,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些争议的呢?
  周湧:我认为当代水墨就不是中国画。搞当代水墨的人,和他们扯笔墨问题、人格问题是扯不通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问题不重要。他们实际上是在实验一种新的水墨语言,探讨的是除了文人那一套语言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水墨语言的可能性,这才是当代水墨要做的事情。他们把实验性、创造性放在第一位,注重对社会的关注。
  我举个例子,画传统水墨的人躲到深山老林,一辈子不出来,他一样可以画出很好的国画。但是当代水墨画家是不行的,他必须生活在这个时代中。
  赵利平:中国画是一种老年人的艺术,非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锤炼才能有所成就,所以搞传统水墨的人,认为当代水墨就是要绕过这个功夫。
  周湧:我们也经常遇到学生提这些问题,搞传统水墨的人认为搞当代水墨的人没笔墨,搞当代水墨的人则认为搞传统水墨的人没有创新精神,这样就把两个问题扯到一起了。
  其实双方的指责都是有理由的。持当代立场的人会认为,传统水墨中的文人画很辉煌,但文人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没有文人了。持传统立场的人则批评说搞当代水墨的人丢弃了中国水墨的传统。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