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元蒙帝国垮台,大明王朝建立,对于汉族本位主义的江南士人来说,未尝不是件令人鼓舞的事情,“南人”的卑微地位从此得以彻底改变。然而,苏州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与宿敌张士诚(1321~1367)对峙搏杀的沙场,这位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将1367年在苏州久攻不克归咎于江南的文人士子,并一直为此耿耿于怀。因此,立国后的朱皇帝一直以极为残酷的高压政策统治着这片土地,对自古崇尚风雅的苏州士人抱有太多的成见和戒心,不仅籍没当地豪富的田产,还将他们大批迁徙内地,制造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杀戮事件,致使明初文人尤其是江南士人心惊胆寒,留下了深深的苦楚与难以忘却的伤痛,并由此加剧了他们对政治的蔑视和仕途的冷漠。因此,受到重创之后的江南士人大多仍保持着元末以来隐逸淡泊的生活方式。 其实,正是明初残酷的政治局面和粗暴的文化政策,造就了江南士人依然与当权者的不合作态度,勾起了他们对为避乱而隐逸于此的那批前朝先贤之品行、才艺的崇敬与怀念,徜徉山水、乐志丘壑是他们理所当然的选择,并顺其自然地延续和推进了元代江南文人书画的风格。如果说冷逸淡泊的文人书画风格已成为元代中后期书画的主流,那么明初江南士人书画依然延续着元代书画的这一风貌,不但因为书画的传统是一脉相承,而且因为心境的惨淡悲凉同样如出一辙。 ![]() ![]() ![]() ![]() 沈周《花鸟图册》中的四开 苏州博物馆藏 本专题图片由高剑平、杨深来翻拍自展览画册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