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国学教育宜早不宜迟

2014-11-10 09:51| 发布者: 水墨中国| 查看: 1089| 评论: 0

学国学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儒雅、淳静的气质,储蓄丰富的语言知识。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国学教育也受到了众多家长的热捧。梅城的家长对国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以哪些方式进行国学教育的?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70%家长重视但无法坚持

近日,记者来到梅城江南的新华书店,了解儿童学习古诗词的情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岁的雨涵张口就背了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雨涵妈妈刘女士说:“孩子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就教她背诗了,现在孩子至少可以背出七八首唐诗。”刘女士这次也准备再挑一本迷你图画版的《三字经》回去。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儿童国学类书籍销量一直不错,家长们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很重视,一般家长们都会买一些古诗词类书籍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读物。”

随后,记者通过微信家长群调查了20名家长的情况,100%的家长对孩子进行过国学教育,认为孩子多学些国学经典对其成长有好处,但只有30%的家长持之于恒,将国学教育贯穿始终,并有所收获。大部分家长中途放弃的原因除了没时间、没耐心等个人因素外,他们对如何让孩子学习国学有点头疼。由于孩子小,理解能力较差,古诗词比较难懂,大多数家长还是遵照老一套让孩子囫囵吞枣式反复背诵。从事金融业务的钟先生便坦言:“从幼儿园中班开始,每天早上都要求儿子背一句三字经,坚持到大班已经背了一半多,但孩子多半是不求甚解,背了也不懂什么意思,现在上小学时间太赶就没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

传统国学教育坚持就有收获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国学教育较之一般文学生涩难懂,孩子一旦放弃,家长不免也缴械投降。但家长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斩获颇丰。

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当初让女儿学国学的出发点是想她能受点经典的熏陶,现在她已经背完了《三字经》《弟子规》《大学》,正在读《笠翁对韵》,现在还在上一个热心人组织的读经班,班上有大大小小十几个人,每周日上午一起学习。“孩子很多之前背过的会忘记,但是潜移默化,能记住并使用不少词语,还能适时说出里面的不少道理。我觉得就已达到预期效果。”

市民林先生的女儿今年7岁,他说,原来孩子在家里很傲慢,很自私,什么喜欢的东西都不愿和人分享。自从假期和奶奶到千佛塔上了国学课后,回家天天都在看弟子规的儿童吟诵版。现在他能完整地背完弟子规,而且慢慢变得有礼貌多了。有东西吃会让给大人先吃,上学会跟爷爷奶奶鞠躬说再见。

国学教育贵在寓教于生活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彭院长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文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老祖宗关于做人的谆谆教诲,有启迪子孙的智慧之果。对青少年加强国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帮助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彭院长认为,对孩子的国学教育可以在五、六岁时起开始实行。他还特别提醒家长,引导孩子学国学时要注意三点:国学经典要有选择地吸收。国学经典中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少年儿童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家长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让国学规范孩子的言行,通过日常生活让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孩子原本答应要做作业再出去玩,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就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他,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家长要言传身教。大人首先自己要懂得一些国学知识,家里要有这种文化氛围,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受到熏陶,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