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评论

用线条勾勒写意人生——乔海旭肖像漫画赏读

当我们在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幅描绘肖像的漫画精品,夸张而传神的变形一定令你啧啧称奇,在你惊讶地认出画面的人物是你熟知的某个歌星、政客或者影视名人的同时,在你内心深处一定闪过一丝快乐和愉悦,因为它改变了我 ......
发表于:2013-9-9 10:29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浅谈艺术市场现状

不知几时开始,绘画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序的经营着。又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绘画艺术变成了大众市场商品。从此以后很多的艺术家变成了赚钱的工具。 记得80年代以前的很多艺术家把创作当成是工 ......
发表于:2013-8-21 13:57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新水墨时代,真的来了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新水墨在近两年已经成为市场中的一块金字招牌,它的魔力席卷了一二级市场。2011 年中国嘉德逆市推出了"水墨新世界"专场,让受到当代艺术打击的拍卖市场刮起了一阵小清新之风;北京保利、北京 ......
发表于:2013-8-1 22:09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程美信:当代水墨与义和团情结

  一种黑色的绘画材料,被说成是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和历史血脉,甚至被神化为可以抵御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武器。在21世纪的当代中国,竟然出现这种“义和团”水墨绘画,表明除了资本疯狂和学术堕落,还有一些文 ......
发表于:2013-8-1 22:08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当代水墨备受青睐 市场渐入成熟期

由于艺术市场板块轮动的结果,当代水墨自2012年以来成为画廊、拍卖行、学术界和收藏界等各方关注的焦点。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市场由于受到前几年市场高价的引诱,精品名作大量释出,屡创天价,致使古代书画资源枯竭 ......
发表于:2013-8-1 22:06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吴冠中:看不惯没有作品的“硕士、博士”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的言论可以再艺术界掀起波澜,他的绘画可以融贯东西,他用画笔为枪杆,理论为子弹,在近代中国画坛投下一枚又一枚重磅炸弹,他就是吴冠中。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 ......
发表于:2013-7-29 13:54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张桂光:书坛应重回文人传统

  面对面  上周五,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桂光的“自书诗文展”开幕。就先进书坛的一些情况,新快报记者与张桂光进行一番探讨。    不少“书法家”抄都抄错  张桂光这个展览,最特别之处就在“自书”二字 ......
发表于:2013-7-15 09:43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专家:西方人不懂中国书法 要看懂还需100年

“世界艺术史的差异”讲座暨《詹森艺术史》新书发布会13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詹森艺术史》翻译项目主持人朱青生从书中没有涉及中国艺术讲起,分析了中国艺术的现在与未来。  没有中国艺术的“艺术史”  “这本 ......
发表于:2013-7-15 09:43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吕立新:投资书画先要有买假的准备

  看到书画市场如火如荼,许多人坐不住了。特别是近几年房地产、股票市场又都投资无门,不敢进入,许多人便将目光瞄向了中国书画,跃跃欲试。投资中国书画,方向肯定没错,但买画卖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远比 ......
发表于:2013-7-15 09:37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学术、书画及生态

忽然静静想想,晚清民国以来,安徽为中国输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实业家、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徽派建筑一直代表着江南民居的锦标正脉,其实用性、艺术性、自然性相结合的典范迄今已成为不可多 ......
发表于:2013-7-12 10:55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书法之法相

慈能南禅认为,众生心性与佛性本无差别,人的自心即是佛心.自心即是佛。众生与佛只在一念之差,迷则凡众,悟则为佛,一且悟得本心,便“即心即佛’。所以书法就是凭书法家主体的顿悟,去领会艺术的真谛,就如凭借本心 ......
发表于:2013-7-12 10:46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白谦慎:书法的三种流动方式

  白谦慎:现在再回来为什么晚清官员会写这么多书法?我讲的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社会需求,这个是我刚才已经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的描述非常多,“近日未出写应酬字,觉日短已。”、“作楹帖,应接不暇,必为之痛 ......
发表于:2013-7-12 10:38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笔墨学养传正道

  书法家、学者张桂光印象  赖海晏  我于上世纪90年代,从报业转到了省文联。由于联系书法界,得以同陈永正、张桂光、梁鼎光诸位先生结缘,受益良多。中国书艺精深博大,我不仅喜爱好书法,还心仪书法名家的学 ......
发表于:2013-7-12 10:36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书法火炬需要每一代人去传递

  微末,原名沈兰荣,曾用名沈度。1964年生,陕西汉阴人,与“三沈”(沈兼士、沈尹默、沈士远)同族,曾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著有《书法 ......
发表于:2013-7-12 10:32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文学修养是书法的基础

  集中展示五位书法家作品的《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教师作品展》7月10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坪山分馆开幕,此次展览是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的五位教授首次集体展示作品,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高校书法教学的话题。  传承 ......
发表于:2013-7-12 10:29 作者:水墨中国
分享到:
阅读全文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