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当代书风
共勉:理性看待当代书风 当前,在艺术品市场有这样一句话,好字不如破画.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比较有道理,但仔细分析起其中的深层次含义来,让更多的从事书法艺术的人格外失落.笔者认为,这句话不是简单地反映当前书法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中不受欢迎的程度,更能说明当前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审视艺术的高度和专业程度有所改变. 当然,一个时代的出现,必然有一个时代的大的文化背景来制约这个时代的艺术风格.自唐代,中国的书法掀起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永久不变的高度,时人过分地好字,以致将个人的书法水平与考场做官相结合,未免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当前时代,书法在各艺术门类中的决定地位.到了宋代,以米芾为首的”宋四家”虽然没有继承晋唐书家的秀媚的书风,但在没有将先人的笔法上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在字的法度上有点夸张,形成了宋代书风,相继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如果再翻翻我们已经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艺术史,每个时代都有与这个时代相温和的书法艺术风格,但每个时代都有在书法革命中力挽狂澜的大师.说到这里,这就是我之所以举例的根本. 宋代书风的夸张,以致给元代书法的败落腐蚀极大,时人大力主张无法,追求创新.也许,正是在这个”乱世”年代,才有英雄出现.其中以赵孟頫和鲜于枢为首的书家,革命性的倡导取法乎上,才挽回了元代书法的败局,勉强形成了元代书法风格. 这里,我要提出观点,每一个时代书风的产生,必将建立在先前历史的基础之上.并且在形成一个时代书风以后,大多都能说明一个时代有他的统一风格.东晋王羲之,唐代颜真卿,宋代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王铎等,不是吗? 说起书法风格的形成,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是比较被动的.一方面书家的思想和书写受某种权利的制约,一方面还受到同一个历史背景下的大众的购买爱好所制约.不是明代一开始就奠基了以董其昌为首的书风,而是与当时康熙的爱好与推崇有很大的关系.包括康熙在内都临摹效仿,更何况他人.以至董的好友陈继孺也受他感染颇深.也许,这是一个时代书风的悲剧倾向,也是一个时代书风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当然,我没有否定董其昌的意思,也没有否定康熙的动向.说句公道话,康熙与董其昌是伯乐相马,有眼光! 有人曾经质疑清代书风的败落,其中在清晚期出现了以赵之谦为首的书画家,当然,赵之谦即使一位被时代公认的绘画大师,也是一个在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书法大家,与其说他有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还不如说他的绘画建立在他的强大的书法功底之上。象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其中象八大山人、潘天寿、等大师都是如此。那么,你会要问,这些大师到底是先具备书法水平,还是先具备了绘画水平?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有了正确的书法理论,和强大的书法传统功力,加上他正切的审视艺术的能力,才使他完善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和审美意识。为什么每个绘画大师都具备了做书法大师的能力?古人以书入画很有道理。相反,一个艺术家的书法水平直接决定其绘画水平和审美意识。 相对而言,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中,当今的书家更难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发展去向,更莫说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书风.名人书法不是书法家的书法,更多的书法家为了谋生与利益的驱动,开始复制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地将这些产品代替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书法作品.当然,这不属于一个时代的悲剧,因为在中国的艺术史上这种情况已经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也许,只有为艺术献身的人才能克服种种的贫苦与磨练,正确地为一个时代的书风服务.当然,这个人的出现必将是中国书法史上又一个亮点。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