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外媒:中国欲“古为今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2014-10-21 09:55| 发布者: 水墨中国| 查看: 1061| 评论: 0

外媒:中国欲“古为今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9月28日,合肥市习友小学学生在吟诵《论语》。当日,安徽合肥市习友小学开展“诵读经典 纪念孔子”活动,学生们通过诵读《论语》等经典著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中国日报网10月20日电(远达)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中国今天的国家治理,需要总结古代的治国理政经验。外媒分析称,这次集体学习说明了最高层的思路: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也要“古为今用”。

  《联合早报》中国早点专栏10月17日发表韩咏红的文章说,事实上,这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政治局是中共最高权力中枢,政治局委员学习的主题,往往透露了中共当时的关注重点与思考方向。

  习近平在会上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要“古为今用”的想法做了合情合理的表述。他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习近平表示:“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他指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自从上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很长的时期里,传统文化在中国国家发展中一直没有清晰肯定的定位。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有所改善。

  习近平在上台后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态度更为明确,有人形容他倡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划时代意义。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曲阜孔府表达对儒学的推崇;今年5月4日,他到北京大学拜会国学大师汤一介;在9月24日,他更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发言肯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几次弘扬传统与文化,仔细分析,这些谈话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所扩展——从肯定传统文化的德教功能,演进为肯定传统文化对治国理政的借鉴意义。让传统文化发挥教化功能,这应该得到肯定;如何将传统的治国理政经验,应用到现代国家治理与法治建设上,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有待中共领导人展示全盘构想,做出更明晰的解说。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