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下决心全面彻底治理腐败顽疾,一批涉嫌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被依法处理,人们对此拍手称快。从已披露的贪腐官员劣迹看,他们之所以百无禁忌,罔视党纪国法,很重要的是因为缺少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的“敬畏之心”。 一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会缺少敬畏意识?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文化修养不足是重要因素。敬畏意识从哪里来?很重要一个来源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敬畏意识,敬畏天地、祖先、民心、文化、法律等等。中国历代那些为人景仰的清官楷模,往往都是深具文化修养,从而知所敬畏的,所以举止才有禁忌和底线,警醒自己不要有了权力就自我膨胀、忘乎所以、放纵欲望、无所顾忌。 人要有所敬畏。敬畏和信仰信念是互为因果的。有敬畏才有真信仰真信念,而有了信仰信念也才更知敬畏。共产党人是有信仰信念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满怀敬畏,尤其要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领导干部手里握有权力,就要知道权力使用的边界和底线。权力是工具,可以谋公也可以谋私,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而失去敬畏和底线的权力,一定会流于谋私和做坏事。 正因为如此,领导干部要比普通民众更具敬畏之心。这就首先要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信念,还要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为,涵养出一颗知道敬畏的心来。这样才能在社会转型期有守有为、举止得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