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关于李君生水墨山水画创新元素与成因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4-3-7 08:56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898) 评论: 0

导读:   山水画的创新问题一直是山水画界的时代命题。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笔者连续看到中国黄河画院院长李君生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先是从其外在形式的新奇到笔墨变化引起思考,后来,又从其作品整体性关系所呈现的表意性 ...
  山水画的创新问题一直是山水画界的时代命题。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笔者连续看到中国黄河画院院长李君生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先是从其外在形式的新奇到笔墨变化引起思考,后来,又从其作品整体性关系所呈现的表意性进行认识。愚以为,从上世纪“八五”新潮至今,不少山水画家紧扣时代创新课题,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其中不乏个性突破点的表现,而从主体上全方位突破、形成时代山水符号的作品委实不多。就笔者愚见,君生先生的突破性山水笔墨形式和时代文化的表意性倒是可圈可点的。具有整体性突破的界点:一是笔墨形式,对中国画线艺术本体性上有所突破;二是对山水自然及其文化与时代社会生活贯通的表意性有所突破;三是对笔墨的文化意义与主体人格精神以一贯之的相应性上有所突破。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期盼与同道商榷。

  第一,由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基因与嵩山文化自然的、文化的本体相融会贯通,是君生山水笔墨格调的基础。

  从君生先生作品的基本元素看,首先,他的作品典型地表现为以中国画笔墨理念的“线”艺术本体性的整合形式;二是作品格调以嵩山自然山水为主体,同时融合了中原山水整体性征,基本呈现为北方山水形式的笔墨特征;三是从河南地域性自然之三山(嵩山、太行山、大别山)两水(黄河、淮河)刚柔相济的自然本体特性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及人格精神的特定性上,表现出作品“刚柔相济”的笔墨气息;四是作品反映出自然山水文化与他人格修养取向选择的个性品质表现。

  从整体上看,君生的山水笔墨之像,是以线为骨干支撑框架,以墨情韵附线之生的活象之势、之意、之趣,表现的是典型的水墨山水形式。从笔墨坚质浩情表现的刚柔相济的气息风度衡量,是以北方山水为主调、主格、主意,而从贯气的气质、气度、气意的清雅、文雅看,则又有南方山水情感的作用点、作用力的接纳。因而带有创新性的山水画形式和独特、鲜明的典型个性风格特征,其在当代山水画中十分鲜见,可为独树一帜。

  第二,“天人合一”理念与个性笔墨形式的相应性是其作品表意的境界。

  君生作品给笔者的最大感受,是其笔墨形式的新颖性,线的质感、节律与墨的变化丰富,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传统文化意识的作用力,由作品起承转合的整体关系使人领悟到笔墨形式表现出的山水画“笔墨文化”的品质;而且,传统笔墨文化的因子与时代审美的情感融合是那么的协调。细嚼细品,分析探究,终归是由于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识修养为基点,对他内在心灵感悟山水笔墨文化品质的形而上品性的表现。

  君生的山水形式,“线”之品质的境界,无论是笔墨的墨色线,还是以笔留白的白之线,给人的非为单单的笔墨形式的新意欣赏,给人的启发尤其对艺术家来说,体悟的思辨品质则更深些。从华夏传统“线”艺术看,不仅是书画,包括建筑、园林、雕塑,乃至音乐体育,都是普遍性的情感在造型领域内的线之形式表现。当自然界的线介入人文就没有纯粹的线,正像没有纯粹的音乐一样,恰恰是为了再现宇宙的动力、生命的力量。君生只不过是通过山水形象的“线”艺术形式与他特定的审美情感相吻合的同构,实现了他个性化山水绘画形式的“道”之所悟。

  第三,以儒学“经世致用”理念与时代生活情感相关照,是君生时代性山水画“山水比德”的魂魄。

  儒学“天人合一”的理念关注于山水画审美则界定为“山水比德”。这在宋代现实主义山水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也是后世山水画表现的即定性原则。在这一点上,君生山水表现了三个层面:

  其一,表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笔墨形式。变笔墨形式追求个性意境,是君生二十多年来的追求,直至近几年来,方求得这一格式。其二,表现点景经世致用的情感抒发。“道也者,治之经理。”(《荀子·正名》)宋代现实主义山水画与其当时理学的审美观念是互为因果的。其表意终归为以“仁义”诉诸于“心知”、“意识”的社会伦理和人格理想的境界。其三,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会悟。君生山水,尚有雅颂之声、清和之意,在于雅俗共赏之间。线之节律具备音乐之感、诗意之情,且诗俱唐味、画承宋意。其诗情画意境界的宽泛表现在于不同作品多样性之笔墨形式的托载。故而笔墨始终显示的是刚柔相济、质润相当的审美情趣格调。其诠释的是以诗情的高度自由性,贯以他主体人格的倾向性与社会伦理的“礼”之规范性相统一而不悖;诗情是人本之情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画意是自然之意与生命之意相厮守,从而体现了他水墨山水形式选择定位的探索和实践的特定方式。

  第四,以嵩山文化本体精神与其人格修养相统一,是君生山水特征的核心支撑。

  从上世纪“八五”新潮以来,河南山水画家围绕河南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对以水墨形式表现河南地域山水画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三个格调,嵩山的高古苍浑格调,太行山的蓊郁华兹格调,大别山的秀美清丽格调。就君生的格调说,无论从思想内涵和笔墨形式上看,他是以嵩山自然及其文化性征为主体,适当纳有太行山、大别山自然的、人文的性征所表现的笔墨形式。

  一是在布置经营上,君生守以传统中原绘画的“大山水观”、“三远观”。其作品表现出这两个观念指导的布置形式,哪怕是斗方、扇面也往往三远俱备,开气大度,行气放达,情绪盎然,由小中见大,显示了河南人格胸襟对于审美的观照。

  二是在笔墨形式上,君生多以嵩山“五世”同堂地形地貌所体现的地质变化的多样性为写生基础,进而研究搜索与笔墨形式相应的丰富性。其黑线、白线的相互陪衬、映照,多是以嵩山自然山水本体性及人文的线艺术(包括建筑、园林、石刻、碑阙等)为主格、主调、主意,制约其“线”之筋、骨、血、肉俱备的成因。而水墨的质地,则是以嵩山、太行山、黄河的阳刚气息与大别山、淮河的相对阴柔气息相融合,呈现出刚柔相济的品质,这是其墨浓淡干湿焦相容不悖的成因。

  三是在文化本体与笔墨审美关系表现上,君生始终关注于山水文化与笔墨形式内在因素的相互转换意识。他的作品之所以表现有共性的统一与多样的个性张扬,往往是以特定的文化意识和创作时的情感观照于特定笔墨形式选择的,俱是以比兴、寓寄、烘托、陪衬等手法,使特定的作品形式体现出特定的文化表意性,从而给欣赏者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象空间,其以“山水比德”的思想性品质与情感愉悦的艺术享受品质被读者所感受。这是他作品由形下之器到形上之道升华境界的符号性定位的本元。

  四是在文化修养与学术选择上,君生始终持守于“格物致知”的理念和态度。从君生水墨山水表现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文意上看,守于程朱“理学”以及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的联系性作用于审美意识的学术选择十分明显。其笔墨守儒学之“雅郑”说,不妄、不怪,正气凛然,守“格物致知”,以心意所导寓情寄意。由此,使人对其水墨山水感受的是“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知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传习录·上》)的物象、图像、意象层次关系的境界。看来,文化修养是君生笔墨形式之本,而笔墨的文化含量又是其文化层次的诠释。

  一言以蔽之,君生的山水画风貌,是以笔墨“线”艺术为主体而经营的形式符号作为个性特征,其笔墨所呈现的墨气、墨色、墨情、墨意、墨趣,反映了传统民族道学与儒学相统一的哲学审美理念,在纵向上是山水绘画历史关系链条的衔接,在横向上兼容并蓄,且以贯通时代审美意识为佐证。其集中表现的是以宋意“格物致知”的现实主义山水画的风骨遗韵贯通他时代山水画审美情感的能动实践产物。

  君生的水墨山水画的风格个性独特鲜明,富有创新元素,其对山水画笔墨形式时代性的探索,确有着启发性的学术意义。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上一篇:为什么中国古代书画没有鉴定大师了下一篇:书法传统与市场的隔膜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