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发表时间:2012-8-6 08:16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2593) 评论: 0

导读: (书法)岳兴林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书法进一步走向文化自觉的标志,是主动意识到书法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的标志,表明了书法界积极主动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尽力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具体到书法自身,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书法理论体系。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尚书的民族,书法在诸艺术门类中,地位是很高的。虽然对书法的看法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却有着共识和相对稳定恒常的评判标准。如重德尚艺、人品与书品的统一、分品评鉴、对法理意趣的重视等等,有着中国书论特有的原创性的理论体系。今天的书坛异常活跃,但对书法的看法众说纷纭,批评标准混乱。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不好的书法,在是与不是、好坏优劣等大问题上缺乏共识,加之没有标准的“捧杀”和“棒杀”批评充斥于书坛,已严重干扰了书法的创作。今天的当务之急,是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吸取传统书法观和价值评判体系的精髓,结合当下的创作实践,进行不失书法本体特点、符合艺术规律的新探索、新样式、新风格,建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当代书法观和理论体系是时代的需要。

  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理论体系,借鉴西方的艺术理论是必要的,但不能套搬西方理论解释书法,更不能套用西方艺术观念和标准,西方艺术理论也很难适用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理论体系。比如把书法说成是“抽象艺术”。实际上,书法并不等同西方抽象艺术点线面的组合,书法的气韵,与诗词歌赋的综合表现比西方抽象艺术内涵要大得多。比如把书法说成是线条的艺术。实际上,“线条”一词还不如古代书论的“点画”贴切到位。再比如把书法看成是视觉艺术。实际上书法不只是视觉,除了看还可读,只强调看而忽视读,低估了书法的功能和作用。应该看到,现当代的书法理论成果不少,但原创性不多。今天重新认识中国古代书论的一些重要理论范畴,站在当代中国的立场上,用当代的中国的语言对书法的元典精神和本体内涵再解读再阐释再创造,建立起当代的书法理论体系,是书法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所谓文化自觉,即文化主体的自省能力与自信意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要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高度看书法理论,必须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自觉性,文化的自信力,积极提升中国当代书法理论的文化厚度与文明高度,更加主动地把“为中国书法而言”纳入文化强国战略来认识。书法理论工作者应该自觉地担当责任,以自信的心胸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用开拓创新的意识建设中国当代书法观,构建具有核心价值观念的书法理论体系。
12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