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发表时间:2012-8-6 08:16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2586) 评论: 0

导读: (书法)岳兴林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书法进一步走向文化自觉的标志,是主动意识到书法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的标志,表明了书法界积极主动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尽力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
(书法)岳兴林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书法进一步走向文化自觉的标志,是主动意识到书法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的标志,表明了书法界积极主动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尽力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表明了社会对书法的需求。这样的讨论,既是理论思考,又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从历史上看,古代虽然也有轻视书法者,有“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论调,但从主流文化上始终是强调书法的文化功能的,是将书法纳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之内的。如在唐代,就将书法看作与圣人经文相表里、自然与人心相会通的大道:“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张怀瓘《文字论》),视书法为文化的重要表征和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古代中国是十分强调书法在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当下。即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发展当代的书法。发展书法事业,涉及到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交流和展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对书法的认识。无论是政府管理者、书法家还是普通民众,全社会都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书法这一最具中国文化特色、最具民族魅力的艺术的价值,重新认识书法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重要作用,重新认识书法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重新认识书法与书写者个体、与受众群体、与社会、与国家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中国人重视书法,归根结底是因为书法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人格历练、文化品位的体现。“书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是人格的表现,心性的流露,是中国人不断修炼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它既通向中国文化核心,又在构建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应该认识到,书法是艺术,但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又更多地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和中国文化传播以及中国人文化身份的重任。从古代起,读书写字是每一个文化人所必需的功课,今天的中国人更应该把这门功课做好。今天中国的青少年,决不应该是会说英语而不会写毛笔字的学它而忘本者。在今天,书法又多了一层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意义。如果说,古代的书法交流主要在文人中进行,传播也主要是本土;那么在改革开放、中外交流频繁的今天,书法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世界艺术。诚如鲁迅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书法这门民族艺术在国际交流中,又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标志。一位作家说得好,在今天,写一手好毛笔字更像中国人。当代的中国,物质世界已基本西化了,精神世界西化的痕迹也非常明显,中国人的文化身份、文化特色已相当模糊。文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应该使中国文化的特色更为鲜明,使中国艺术更具有原创性,使中国在世界上更具有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更为重要。
12下一页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