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图像比较。较少的情况下,是逻辑推理。 图像比较就是把真迹,与需要鉴定的书画进行序列对比。这里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掌握的真迹图像是否准确、清晰、全面。最好当然是拿真迹去比较,但是很多真迹在博物馆,那么利用清晰图像比较,也是可以的。第二,如何判断差异?不仅真迹与赝品之间,存在差异,真迹与真迹之间,也存在差异。哪些差异可以导致“赝品”的结论,哪些差异恰恰说明这是真迹,这才是关键所在。 稍微学习过几天书画的人,都可以面对不同作品的差异,侃侃而谈,我以为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画坛右派”,就是高标自诩,其实持论过高、不切实际,水平其实不高。有点类似晚清的清流,谈起来很好听,不解决实际问题。 有人看到差异就以为其中有一个必然是赝品,这就可笑了。你去看任何一本当代画家的画集,其中真迹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古代也是一样,如果你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史,不能深入掌握核心概念,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家的理念,就不知道什么样的差异,才是真迹的差异,什么样的差异,可以断为赝品。 鉴定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最了解艺术家的人,他们需要掌握艺术家的“真迹范围”:到了什么程度,依然是比较差的真迹,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比较好的赝品,至于那些典型真迹,是不需要鉴定家的,爱好者也可以鉴定,那就是所谓的“大开门”。掌握边缘知识,是鉴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资料翔实的时候,鉴定并不困难,只要下“记问之学”的功夫,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准。资料缺乏的时候,那就比较麻烦了,这个时候需要逻辑推理,“记问之学”可能就无效了,《溪岸图》就是使得“记问之学”完全失效的作品。 书画鉴定的逻辑,以往没有建立起来。书画鉴定的根本逻辑,就是依托真迹去寻找真迹。那种以为熟悉赝品可以辨认真迹的想法,是荒唐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没有见过波音767,那么,你知道再多的其它飞机,最终你依然不能辨认什么是波音767。鉴定必须依靠认知大量真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全面的认知系统,才可以去鉴定。 以前谈过的“先买一张真迹”,就是寻求全面认知的突破口。因为在面对一个艺术家的时候,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全面掌握其特征,必然是从局部认知,发展到全面认知。而其中的突破口,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就好象军校教科书可以讨论如何攻打城池,但是面对真实的一个城池,你只能自己去寻找突破口。 很多鉴定的人,喜欢找一些看起来简单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比如说,画家的签字、印章。这其实也是“敌人”重点加强的点,因此,如果选择这些点,往往会碰到石头上、撞到枪口上。对于鉴定来说,与作战有点类似,就是看起来最远的道路,往往是最近的道路,出其不意,才可能制胜。 从实践上说,任何人都不具备完备的知识,因此,在鉴定中,不要存在“赌一把”的想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鉴定的基本态度与法则,也是鉴定思维流程的最后一步。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