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中国急需修复馆藏文物达230万件 人才极度缺乏

发表时间:2012-6-19 14:02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003) 评论: 0

导读:   中国目前有41项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9项,包括古建筑、历史园林、古遗址等7种类型。在规模越来越大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我们的人才够用么?现实情况是,还不能满足需要。  我国是世界著 ...
  中国目前有41项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9项,包括古建筑、历史园林、古遗址等7种类型。在规模越来越大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我们的人才够用么?现实情况是,还不能满足需要。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目前已经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达80多万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万多处;馆藏文物达2300多万件,民间收藏的文物虽然缺乏统计,但数量相当可观。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有大量文物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损毁风险,有不少文物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残缺不全,也有大量残破文物等待修复。据调查,全国仅急需修复的馆藏文物就有230余万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保护修复专业技术的人员只有6000余人,专业资质单位不足200家,按目前的人员状况和修复进度,完全修复现有待修复文物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文物保护专门技术人才极度缺乏,已经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制约着文化遗产资源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保护、传承、发展。

  人才资源作为最富活力的“第一资源”,已成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和智力源泉。建设一支体系完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技术队伍,关系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也能够承担起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已有20余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考古学、博物馆学等专业,培养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个层次的专业人员,大批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

  但是,目前高等院校中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力量仍很薄弱,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现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普及差,相关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少;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偏少,在我国现有高等院校中只占极小比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设置存在结构性缺陷,考古专业和博物馆专业基础较好,而文物科技保护、传统建筑保护维修、文物修复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面的专业寥寥无几;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师资力量极为匮乏,缺乏培养造就文化遗产保护复合型人才的机制;高等院校中与文化遗产保护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对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教学科研工作缺乏重视;高等院校与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仍然不足。专门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制约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瓶颈”。

  加强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从加强高等院校的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入手,宣传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理念,丰富和完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设置,促进相关专业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教学科研工作,密切高校与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科研方面的合作,将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全面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具有战略性意义。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