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览介绍: 众所周知,在山东潍坊举行的每年一度的中国画节,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参展画家最多、观众人气最旺、影响面最广的节日性中国画展览活动,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由中国画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办的中国画学术主题博览会,今年是中国画节的第六届,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届更加注重学术的发现、导入、推广与引领制造。 “写·意——当代中青年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是本届中国画节组委会首次启动非官方的联合策展人介入,以学术至上为动机,重点推出并竭力打造的一个真正具有学术高度的中青年中国画大展。策展人刘祥莲先生通过认真论证与严格甄选,邀请了来自十五个省、25个城市的在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46名国画家参加本次展览,预计展出作品280余幅。这也是在历届中国画节非官方主导的所有展览中,邀请画家地域跨度最大、学术状态最多元的一次中国画学术展览。因而可以说,“写·意——当代中青年中国画学术邀请展”犹如一席春风,在它的吹拂下,中国画节学术之花将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第六届中国画节主题展 “写·意——当代中青年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主办:中国画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策展人:刘祥莲 展览时间:2016·4·15—20 展览地点:山东潍坊鲁台国际会展中心 详细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长松路与玉清西街交叉口东南 参展画家(按版块姓氏拼音为序): 人物: 丁密金 戴少龙 方向乐 侯亦超 贾庄 刘筱静 李亚光 钮博 宋述林 杨声 张卫 花鸟: 刘墨 罗方华 罗剑华 吕三 麻元彬 大齐 王石染 雨鹤 阴澍雨 赵少俨 宗锡涛 朱涛 山水: 白联晟 毕学军 房汉陆 郭善涛 韩朝 李岗 刘祥莲 任赛 屠鸿辉 王平 王东声、王跃奎、王建树 王驾林 邬建温恒杰 肖舜之 余久一 张筱膺 张继华 周松 章耀 邹本虹 策展语/刘祥莲 “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早就出现的一个概念。近年来随着中国画学术多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外来艺术思潮对于中国画坛的浸润所促成的中国画的某些西化倾向,所以常常引发学术界对中国画根性问题的再思考。 “写意”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词汇,原本只是对中国画技法方面的一个归类与称谓,现如今人的视野与思维都开阔了,对过去很单一的词汇有了一些认识上的拓展。于是,“写意”这个词在当下的意义,似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来单一的技法范畴了。因而“写意”之于当代,要么会被纳入在笔墨、造型、画面架构范畴的多元与纵深意义的思考;要么被纳入在对传统观念认知基础之上的笔墨意味、情趣以及审美标准的延伸;要么被升华为艺术家主体因对传统文化担当而诱发的时代“写意”精神;或者,通过对”写“与”意“哲学层面的思辨,以反观传统、关照当下。 本次展览取名“写意”,正是受到当下关于“写意“问题诸多思考的启迪,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当下中国画在蒸蒸日上的同时也面临着因中西文化杂糅而呈多元分流的处境,许多中国画家在关于中国画走向何处的问题上执着坚守并实践着自己的理解与追求。这几年我做了一些关于中国画的传统与当代性思考的展览,在对传统与当代的关系上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尤其对中国画的”写意“一词形成了个人的兴趣与偏爱,同时,也早就有了以”写意“为题做一个展览的想法,以期通过展览的方式把我个人的理解与态度呈现给大家。 我对于“写意”的解读,基本上是建立在传统文脉基础之上的自然延伸,准确的说应该是对“写”与“意”二者和谐之道的坚守与秉持。纵观当下画坛对“写意”的诠释与实践,我们又不难发现这种和谐关系是常常会被打破,诸如厚“写”薄“意”,或厚“意”薄“写”,更有极端的“写”“意”俱无,等等。而以上三者显然是不在我的“写意”范畴之内的,因为我坚持认为:“写意”的圆满即在于“写”和“意”的和睦共处,“意”是中国画的灵魂与本体,“写”因“意”而有其存在的价值,取“意”,务求以“写”为之。 我所说的“写意”,同时还具有者一定宽泛性特征,那就是:它既不仅仅局限于“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也不排挤工笔画中工巧细致,同时也还容纳着那些虽看上去远离传统但却在实质上依然流淌着“写意”精神的新潮作品。因而本次展览所选择的画家实际上算是一个具有宽泛性与包容性“写意”特征的一个群体,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在“写意”精神关照下而进行着个性化艺术实践的画家群体在中国画节上的同台呈现,借助这个规模庞大、人流众多的的中国画节平台,也许会给更多的人们在中国画未来走向问题上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部分展览作品: 戴少龙 回家 68X68cm 2011年 丁密金《炫舞3》宣纸水墨 50x 50cm 2016年作 罗剑华 《春雨》水墨纸本70X34 2015年 吕三 花鸟有情(35cmX35cm)2015年 章耀 群贤毕至(34×45㎝)2015年 郭善涛/山林引清泉/50cmx120cm 2015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