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水墨:道在自然

发表时间:2012-8-14 08:44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910) 评论: 0

导读:   水墨,这种艺术与画家的心性和悟性有关。“水墨唯上”笔墨的变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象而形象,形象而意象,意象而象征。画家在一种顿悟的状态中自觉着水墨情趣的转化,营造着属于自己的“水墨性情”。   ...
  水墨,这种艺术与画家的心性和悟性有关。“水墨唯上”笔墨的变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象而形象,形象而意象,意象而象征。画家在一种顿悟的状态中自觉着水墨情趣的转化,营造着属于自己的“水墨性情”。

  艺术创作需要真情实感,也就是一种心境。在这种心境的促使下,画家在现实和作品之间体会着虚与实。而这种虚与实除去画面本身的结构外,还更深入的投射出画家对其作品氛围、意境以至创作阶段的把握。可以看到其心中潜在的幽谧和恬淡,都与其心性相关联。气质、修养无不显现画家内在的潜质,而这种元素更奠定了艺术家作品的格调。这种内存也是艺途上不可或缺的情愫。形式与内容、手法与材质、是恪守自己对物事的感悟,还是敏感于世间在内心划过的印痕,丰富的元素成就着画家不同的风格。然而无论是水乳交融,还是矛盾结构的冲突, 是得意忘象的洒脱,还是迷挛世间无穷的幻相,其都是作品中经意与不经意中的自然呈现。追求而不执著,割舍而不遗漏,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涉足的深浅道在自然。

  中国画的笔与墨无疑有着抽象的情愫。中国画的抽象符号是取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笔墨符号,是画家从自然物象中提取出的纯粹意象。寻找笔墨符号的过程,就是一个进行“抽象”的过程——从具体之“象”把符号抽出来。这个过程,既是显示着画家的天性与素质,也展现了与绘画本身相关的技巧与本质。从而由形达意,这其中之意是建立在物质的“真”的基础之上,既而脱离之而走向精神的“真”。艺术之“真”不是停留在眼前的“景物”,而是最终会合脑际的“意象”从形而下走入形而上。“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营构之象”,“自然之象”是客体,“人心营构之象”则是我与物相互作用即主观的产物。中国艺术的精神便是这样“起以象外,得其环中”。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得“一”而“厚”,取“一”而“清”,在这里让我们更加体会是无怠尽,返朴归真的感悟,体会心与物的勾通与共融。

  既雕既琢,还归其朴。笔墨的实践,体现画家问道之心。象由心生,画家以其感到的,欲以人与自然间的和谐。静里乾坤,静能生慧。无论天地还是芸芸众生,皆为万物造化。作为一位水墨画家体悟于内外之间的虚实,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