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书法考级实践抹杀书法天真

发表时间:2012-7-20 09:13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433) 评论: 0

导读: 书法考级,在设计上,注重先临摹后创作。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尤其是年轻的少年青年们,为了在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中快速过级,他们大多都是走的临摹路线,因为这样最节约时间。当他们获得最高十级后才会考虑个人风格 ...
    书法考级,在设计上,注重先临摹后创作。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尤其是年轻的少年青年们,为了在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中快速过级,他们大多都是走的临摹路线,因为这样最节约时间。当他们获得最高十级后才会考虑个人风格的发挥。然而,为时已晚,这就是,现代中国难出二三十岁的书法奇才的主要原因。
    在日本汉字书法界,流传了一个故事,令人警醒。一书法少年,据称奇才,一大书法家亲自拜望,亲见笔力,惊呼“十年后必为书坛巨斗”。十年后,此少年成人,十年中习摹王羲之书法,可以乱真。于是,少年携作品拜望那个老书法家,老书法家悲呼“你再也不会成大器”。
    在日本,提倡的是“别具一格、我行我素”。所以,年轻时的范曾书法,首先在日本走红,然后再火到大陆。宫嘉瑞的书法,也是在海外要比在国内更加有名。
    中国书法的考级制度,可以培养出很多的仿字高手,但是,难出书法先锋。比如,郑板桥书法,因第一个形成这个风格又兼顾为人,所以成名。但是,后来能模仿的形神兼备的艺人则很多,但是,几人成大器?
    这种考级制度的一个很好的好处,是使得很多的学生,用最少的时间修炼出一手上等好字,可以熟练的运用繁体字与不同写法的古体字。对于在校学生的业余修养的培训,倒是绝好的方案。但是,有几人会成范曾、宫嘉瑞?大多不过拥有上等的艺人工匠的能力。作为学生的高尚业余爱好,当然是难能可贵的。只是,这种考级,难出书法先锋。
    其实,好的书法,千个人千种字,只要有骨、有筋、有神、有韵,别具一格,则皆为上品。如果列为上品,则大凡应该是平起平坐的。当然,作者社会背景不同,会导致市价与名声的巨大差异。
    这里介绍一下考级制度。
    1到3,主要是基本功,可临帖,也可创作,内容不限。
    4到5,基本功较扎实,临摹能力强,内容有限制,一般是十个字或十二个,学过书法的人5级没问题的。6级相比而言,字数稍多,纸张规格也有限制(四尺三开),可临摹也可创作。
    7到8,要求高了,临摹不可,命题创作,字形要准,错字要命,要求两种字体,楷书必考,另一种自选(行或草),字数一般是20或者20以上,纸张有四尺三开喝四尺整张两种。
    9和10级,三种字体,要求高,注重字形、结构、章法、风格,楷书必考,另自选两种,命题,不过只要有悟性则必过。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