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三人行

发表时间:2012-6-26 09:23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3339) 评论: 0

导读:  贾又福  以山水画的主流而论,黄宾虹之后有傅抱石,傅抱石之后有李可染,李可染之后,是贾又福。李可染的山水画画的是桂林、黄山、井冈山,都是南方山水。而贾又福画的是太行山。专画太行山的,唐末五代有荆浩, ...
  何家英
  20世纪初期,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序》中,为主恢复晋唐伟岸风格,力批元明清颓废风气,倡导以院体为宗风,而以文人简笔画为别派。但后来,晋唐和宋代院体画风并未得到光大发扬,反而是文人水墨画风在20世纪占了压倒性的上风。
  20世纪排名前几位的国画大家,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黄胄,全都是水墨写意画家,在名单中找不出一位工笔画家,人物画家只是一个配角。事实说明,在20世纪中国画的大师之中,缺少工笔画家,更缺少工笔人物画家。所以20世纪以来,仍然是文人写意和水墨画一统天下,所谓恢复晋唐风骨仍然只是一种理想。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中出现的,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在当代中国画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1980年《春城无处不飞花》,1981年《街道主任》,1983年《山地》,1984年《十九秋》,1985年《米脂的婆姨》,1986年《夏》,1988年《酸葡萄》,1992年《落英》,1995年《绣女》,1999年《秋冥》,2006年《舞之憩》……
  何家英以“衡中西以相融”,“权中西以结合”为理念,以“偶然相遇成永恒”为宗旨,在人学精神,文化价值和形式技法上,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开创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崭新面貌。一百年的期望,在何家英的作品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和发展。
 何家英(1957) 藏族少女
 何家英(1957) 藏族少女
 何家英(b.1957) 美人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