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山大水”寻找突破 本次展览是张雷平对四十多年来水墨艺术探索历程的一次最为重要和全面的回顾与展示,反映了她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性水墨作品和艺术风格特色。 七十余幅作品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张雷平的近作、灵感来自于云南梯田印象的“山田系列”。这一系列画作摒除了色彩、只余线条墨色,意境高远开阔之余,却又令人震撼地充满了西方现代抽象绘画的韵味。 “最近十多年来,我一直从画室中出走,到真正的大自然与生活中去采风写生、去体验与感悟。”张墨平对记者说,她的足迹飘忽不定,从中国的新疆西藏、云贵高原、晋陕山川到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峡谷…… 而张雷平的行走,也给中国画坛留下了对大自然和人类文明中最为雄奇、壮阔、悠远的景致的记录,由此创作出了《黄土风韵》、《海礁》、《古城遗韵》、《阳光下》、《天山绿波》等一批佳作,广受赞誉。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说,这些作品不是通常意义的女性艺术家作品,以其博大、雄浑气象为海派绘画注入了新的形式和内容。 探寻东西方艺术融合之路 “东西方艺术各有短长,我要在它们中间‘牵手’,让它们对话,让它们融合,从而探索一条新路。”年逾花甲的张雷平外表依然温婉清丽、仿佛岁月无痕,然而作为艺术家,她的内心却始终如风雷涌动、激情澎湃、无拘无束。 张雷平犀利地指出,在中国绘画的宝藏中,不论是技法,还是画理,都饱含了很多现代的元素。在西方艺术宝库中,也有很多技法和观念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所缺乏的,那就是思维的活跃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她对记者说,她还有许多的创作计划、许多突破中国画传统的创新想法,她也还会再去云南梯田写生。 宏大的情怀,也许正是这生命活力和艺术创造力的来源。策展人江梅评价说,张雷平是一个“永远不安分的艺术家”。张雷平却说,人虽老了,心却很年轻,自己的艺术目标也反而更加清晰,“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和我美好的生命。我要赋予传统中国画以新的表现方式,使之融入现代。”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