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艺术品引用金融“保本增值”业务引质疑

发表时间:2012-5-30 09:18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946) 评论: 0

导读:   乍一看,这就是一家规模不小的画廊:近两千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着200余件书画作品,其中尤以国画居多,大多数还出自名家笔下,市民无需预约便可免费进入欣赏;行走其间,你又会发现它与画廊有诸多不同:作品标签 ...
  一场“博傻”的游戏?

  “不靠谱,不靠谱!”著名美术评论家郭小川对“全美联”的新业务接连抛出三个“担忧”:其一,交易产品的保真度问题,在他看来,目前包括艺术品交易领域最热门的拍卖业务在内,国内还没有一家具备权威资质的鉴定机构可以解决保真的难题。“有时候作者本人出面鉴定都不算数,吴冠中当年败诉就是典型。”他说,“仅仅依靠‘全美联’出具的保真证书,难免会在今后兑现收益时存在交易风险,即合同违约。”

  他的第二个担忧是,尽管对方声称与数百位书画家达成合作协议,且不少还是名家,但他们大多可以归入美术协会、美术院系,记者从“全美联”一份投资说明手册上看到,近500位书画作者中,各级美协、书协理事占比近一半,而美院教师占比近三分之一。“类型过于单一,并不能反映当前艺术市场真正的投资客体和投资价值。”郭小川说,“一个显著例子是,当代较活跃的前卫艺术家几乎没有。”如此情形导致的最终结果可能是若干年后,所购得的作品并无多少升值空间。

  郭小川的第三个担忧是,预订作品的定价问题。尽管其标示的预订价格远低于书画家工作室给出的价格,“但谁又能保证这个价格的真实性?”事实上,一位熟悉书画交易市场的人士就透露,书画作品的标价往往不是高出实际成交价的一点半点,当前的价格已经透支了未来很多年后的价格。“如此一来,基本就封死了作品今后的升值空间。”

  在被誉为“艺术授权第一人”的郭羿承看来,其“承诺无风险”的口号几乎无法做到。“谁都知道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而艺术品领域更是如此。”他建议热衷投身艺术品交易的市民时刻保持一份清醒。“风险最终都要转嫁到某一方,从来没有绝对安全的投资,否则,它只是一场‘博傻’游戏。”国内一家知名券商从业者告诉记者。

  “文交所”的另类再现?

  行走在展厅里,“投资顾问”不断提醒记者留意标签上的“近五年盈利收益”。记者注意到,大多数作品的盈利收益都在2倍以上,更有甚者接近10倍。“这就是我们将兑现期规定为3年的缘由,艺术品必须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她甚至建议记者如果相中李铎的书法作品,不妨考虑让他在纸面上题写一首宋词或者唐诗。“同样大小的纸面,总价相同,何不让他多题写几个字呢?”

  一位前来咨询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有心尝鲜,是因为宣传页上标注的“顾客交付的资金由银行监管,贬值可全额退款”。据了解,“全美联”与银行的合作主要体现在预订款将存入监管银行的第三方账户,且银行在获得“全美联”等额的资产抵押后,对其出售艺术品开具保函提供担保。不过对于具体合作的是哪家银行,“全美联”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监管和资产抵押的引入无疑放大了交易风险。“现在就说这种市场营销模式会掀起艺术品交易的春天为时尚早。”一家新近增设了艺术品投保的外资保险公司客户经理说,“尽管它采取的不是饱受争议的‘文交所’常用的艺术品股份化做法,但其宣称的高回报并不合乎常理。”他举例说,“既然明知道作品升值1倍,回报高达10倍,它为何不自己去做,反而鼓动他人参与?”

  在记者行将离开展厅时,工作人员正向一位参观者推销:“我们这种新业务只推行3个月,之后就回归画廊了。”
12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