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学问,能够应用到时世之中,那是最开心的了;如果没能被社会所用,有知心好友从远方来找我,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也是赏心乐事;但是,如果所有人都不承认我,甚至不懂我,我也不会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解毒】 《论语》开篇,各有各理解。教科书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一点都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如果你去考公务员,照以上答案写,相信是可以得分的。可扪心自问,你在复习的时候,身心真的就那么愉快吗? 没错,想牢固地掌握学到的知识,离不开温习、复习;我们也不排除有些学霸真的在温习功课中有愉快的感受,问题是,这样的学霸,所占比例有几多? OK,就算这么解读真合孔子原意,可他为什么要将“学习并经常复习”、“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和“别人不了解我”这三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相提并论,这不是很混搭吗? 其实,解读这则论语No.1的关键,就在一个“习”字。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是孔子家乡的一所高等院校,该校主办的学术期刊《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上,曾经有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辨析。文章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并不是复习、温习,而是沿袭、采用之意;时,也不是时常,而是时世。也就是说,个人学到的东西,学问也好技术也好,能够被时世所采用,那当然是最开心的事了。但是,你装了一肚子学问,没机会经世致用,那么,如果经常有同好者远道而来跟你交流、切磋,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再退一步说,连这样的愿望都实现不了,所有人都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有多NB,你却一点也不生气,继续做自己的学问,这不也是很君子的行为吗? 也就是说,孔子讲的,应该是怎么正确对待“怀才不遇”的问题。想想他老人家自身的境遇,就更能理解了:孔子周游列国,只希望哪位君主瞧得起,请他当国师,施展为政抱负,又能捧个金饭碗。可惜造化弄人,他一肚子治国方略,整天东奔西走,不但没什么收获,有时甚至想吃顿饱饭都不容易。问题是,他手下还有一帮学生跟着颠沛流离,在学生面前,如此境况总是很没面子的,于是,孔子便说出这一番话来,无他,精神胜利而已。 这么解释,相比而言,是不是更有逻辑一些? 返观今时今日,学有所用,将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当然最开心了。这个目的如果暂时实现不了,当个知道分子,在微博上指点江山,啸聚粉丝,不也乐在其中吗?万一你很不幸,天天到人才交流中心递简历都没人理,朋友不上门,微博粉丝撑死三位数,没人拿你当儒家学派至尊无敌掌门人,甚至当你脑子有问题,你都能咬牙顶住,关起门来继续意淫“儒宪运动”——那就恭喜你了,你当不了“君师”,也可算是一“君子”了,这头衔,也足以自慰嘛。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