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艺术杂谈:说人书俱老

发表时间:2014-2-21 09:25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803) 评论: 0杨清汀

导读:   在艺术品类中,大概书法和散文最为相似,也最适宜于老来结子。随便举一例来说吧,如季羡林、张中行二老的散文愈老愈入妙境,沙孟海、林散之两宗师的书法越老越有味道。一个耄耋之年的书家,吃饭往往连筷子都放不 ...
  在艺术品类中,大概书法和散文最为相似,也最适宜于老来结子。随便举一例来说吧,如季羡林、张中行二老的散文愈老愈入妙境,沙孟海、林散之两宗师的书法越老越有味道。一个耄耋之年的书家,吃饭往往连筷子都放不到嘴边,可一旦拿起毛笔,便神闲气定,稳如泰山,丝毫没有衰暮的样子。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怪事。

  孙过庭《书谱》里的几句话,凡是搞书法的人都非常熟悉。他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你看,学书法能不叫人白头一生吗?当然,这是正常情况下的三种境况。还有非正常的,有不少人终其一生,末了仍然是老眼昏花,笔僵神滞,太过于残忍,在这里还是不说为好。

  要理解人书俱老,关键在于“通会”二字,这就不仅仅限于技法、章法的问题了,以我的理解,更多地体现为书家平生积修所得,即心性的开悟和境界的生成。禅宗的青源惟信禅师有一段著名的语录,道是:“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则语录和《书谱》里的那段话要阐明的感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是对禅家而言,一个是对书家而言。实际上,中国的伦理、宗教、哲学、美学、艺术、生活既各为体系,又互为指导、引证,相融相通,所以书法虽为小道,却有面面观的功效。反之,书法亦得益于诸学之涵泳,提升了书法的格调,吸引每个书家不得不用毕生精力从“道”的角度求得自我观照。有一副联语,从一定程度上颇有昭示。联云:“书如佛法意与神合,丹出道成情同趣归。”意与神,情与趣,这正是书法的精血所在。

  老人是天生的大小孩,但有着小孩不具备的大智慧。人老了,喜欢回忆童年,喜欢故乡的风物,喜欢真、善、美的人和事。这一切,唯有从儿童身上能看到一些影子;或者足不出户,可以从自然的风雨天籁中体悟许多东西。如果往事不堪回首,见一轮明月澄澈万里,想浩浩江河东流不归,望天上烟云聚散无常,一切能不放下心头?

  书当然是跟人老的,淡也罢,涩也罢,拙也罢,憨也罢,全在一个质朴率真上,此时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了。老非指年纪大,而是一种历练,一种境界,绚烂之极复归平淡,书道众妙之门皆于此徐徐启合。林散之、徐生翁、赵冷月的妙墨“东倒西歪不成行”;于右任、沈尹默、王蘧常的神笔“妙处难与君说”;弘一法师、鲁迅、谢无量的韵致“别有天地非人间”。人书俱老,老中有稚嫩,有新鲜,有情致,书法之道,还在于一个盎然的生机上。所以,老中有新,新中有老,才能趣味横生,生生不息。譬如老树发春枝,爷爷逗孙子,书道即为天道、人道。

  现时之书家,有故作老气横秋者,如吓鬼之钟进士;有误涉“孩儿体”者,如娱亲之老莱子。这些都有悖于人书俱老的自然规律。渠未修,水先到,终为一患,怨不得别人说三道四,皆是心性未到的缘故。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上一篇:敦煌书法:两汉时期的人们怎样研究书法?下一篇:从古今作品看中国画之美与艺术精神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