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学家熊炳明曾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记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密码。艺术界素有“书画同源”一说,书法与国画是姊妹艺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书法作品流动的线条、起伏的节奏,本身就是一幅可观可感的画面,而中国画绘画技巧离不开线条和笔墨,这些又与画家的书法功底密不可分。深谙传统文化的书画家孙其峰先生认为,书法其实比绘画更难,书法背后蕴含的内涵需要更高的审美境界去体味。但坊间历来却有“好字不如烂画”一说,指的是艺术市场上字画价格的悬殊,大部分画家的画比书法贵几十倍之多。例如明代书画家陈继儒的绘画作品单件最高价已达5040万元,而其书法(长手卷)不过200多万元。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大批近现代书画家的书画作品皆存如是差距。明清书法家作品的平均价格为十几万元,例如米万钟(明代)、王澍(清代)、查昇(清代)、李瑞清(清代)等等。近现代诸多的书法家作品的平均价格也为几万元,如马公愚、萧娴、王个簃等,与同期的画家画作价格相比反差巨大。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落差呢?绘画是一种具象表达的艺术,对大众而言相对容易看懂、易于接受。从题材和表现手段来看,绘画所表现的对象千变万化,运用的手段五花八门;书法表现的对象是汉字,汉字是有限的,笔画是固定的,传达方式就是白纸黑字,表现形式相对单一。近2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非常活跃,中国古代、近现代国画、油画、瓷杂、玉器等艺术门类的艺术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书法价格的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 当代书法板块也仅在少数几家拍卖公司开设有专场。为什么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当代书法没有成为艺术品市场的宠儿呢?据拍卖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不看重当代书法板块,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利润不高,工作量不少,当代书法家的作品目前最贵的也不过5万每平尺,与上拍的其他门类艺术作品的价格相比相差甚远,所得佣金自然较少,但征集耗费的精力却并不少; 二是当代书法家不懂珍惜市场,买家热情不太高,不少当代书法家有点名气后,热衷以低廉的价格进行私下交易,例如参加笔会、走穴,交由画店、网店,自己销售等,而上拍的作品往往价格较高,调动不了买家上拍卖公司买的积极性; 三是一些当代书法家急功近利,自我炒作,拍卖公司不愿牺牲公司的信誉去配合; 四是当代书法家创作水准不高,重复制造,也降低了拍卖公司推介当代书法家的热情。 然而,当代书法作品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精品,只是由于整个市场的冷淡,形成了艺术市场的一个价值洼地。中国书画历来就有“今不如古”的感叹。客观而言,艺术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当代书法家在笔墨工夫上因种种原因难以与古代大师相比,但在书法趣味、装饰效果、章法、展览效应等方面因为时代的进步与前人相比有所突破。当代书法作品价格平均偏低,绝大部分成名的书法家作品每平方尺不过几百元、几千元,最贵的大约几万元,与国画动辄每平方尺几万、几十万相比,相形见绌。近几年来,一些古代、近现代书法作品逐渐受到市场重视,必然助推更多的人来关注当代书法,黄庭坚《砥柱铭》 的拍卖价格已达4亿多元,曾巩《局事帖》也超过1亿元,“好字不如烂画”的观念在收藏界已逐步扭转。当代书法直接胎息于古代书法,那些笔墨精湛、有所创新的当代书法作品必然会乘势而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书法热”至今兴盛不衰。艺术品市场的活跃带动了不少画廊推广当代书法作品,近些年书法网站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数以千计的网店经销当代书法。当代书法一级市场的活跃与人们在物质不断得到满足进而追求精神需求密切相关,家庭及楼堂馆所也喜欢用艺术品作装饰提升文化品位,从而为书法市场拓展了空间。当代书法如春天的一片沃土,颇具慧眼的藏家们应该能分享到金秋繁盛的果实。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