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评论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刘玉来:齐白石黄宾虹绘画异同比较

发表时间:2013-6-9 10:23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3083) 评论: 0来自: 人民美术网

导读: 我们比较同类艺术顶尖人物的艺术作品时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们必须来作这项工作,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他们各自的骄人处,才能明晓他们之所以形成骄人的原因,这对于后人的发展可以起到 ...
  黄宾虹具有精湛的书法功底,在用积墨法创作中,书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实他的顶级作品并非只有黑的一种,尚有一类“近视之几无物象,唯远观始景物粲然。”(傅雷评黄宾虹画作语)单纯彰显笔的作品,此类以点线构成的作品并不追求黑。因此欣赏他这样的作品就像欣赏用红木制作的优美家具,必须同时欣赏构建的材质,即画面的笔墨。我们知道,书画界具有精湛的书法技能者不少,但能运用在国画创作中并能使书法起到巨大作用的却寥寥。内中的道理就在于,一般画家是利用书法使所绘富有骨力和韵味,而黄宾虹则大异其趣,他是将所绘内容视为彰显书法笔墨意趣的场所。就这一点来说,他本人也不见得主观已经认识到,但他努力的结果即从他大量的作品中确是可以得到印证。请看他的作品(图1,2)这两张并不以黑为特色的作品,是以山水画面作为笔墨的依托,表现的是草书点线的笔意情趣。这样说并不是说没有了画意,只是说在画意美感的背后尚有另一层书法的美感在。也可以说这里是用具有书法美感的笔意体现了画意。历史上出现过这一类以表现书法意趣的文人绘画,但他们远不能与黄宾虹比肩。因为他们对于笔墨的运用远不如黄宾虹丰富精妙,对画面的处理也远不如黄宾虹饱满苍润多姿多彩。黄宾虹以线条为主的画和以黑著称的作品到底哪个是他自己认为的“我或者可以成功了”的作品呢?似乎应当是这些以线条组合的作品,因为就绘画的表现本质来说“近视之几无物象,唯远观始景物粲然”才是“不似之似”最高境界的表现手法,而黑中透亮浑厚华滋仅是一种具有可复制性的美感形式。前者没有固有的规律可循,作到需要有精湛的书法功力和对绘画天才的理解;后者有固定的程式和终极目标模式,只要对这个工艺流程明晰并不难作到。黄宾虹也有一些花鸟画,虽然占据他总体的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将绘画视为书法之一斑。请看(图3),这样的作品画的虽然是花,但书法的味道似乎更胜于画所展示的美。如果这里没有精湛的书法技艺支撑,观者或许或认为这是个中学生所画,而正因为有书法用笔的原因,一下便扭转了乾坤,成为了大师之作!这么说吧,以黄宾虹的美术功力,他完全可以画得与前人、今人一模一样,他的作品中就有那样的,但那样的作品远不如这样的有味道也是不争事实!
图3
  黄宾虹与齐白石对传统文化都有深邃的造诣,同时对西方绘画也都有一定的认识,就此来说我们不必画蛇添足的加以比较。
  齐白石和黄宾虹对古体诗都很擅长,但齐白石的诗更富有才情,在近现代文人领域齐白石的旧体诗也是佼佼者。这大大提升了他的作品的文化层次和品味。在某种程度上说黄宾虹属于不入世的学者书画家,而齐白石则属于入世的诗人书画家。黄宾虹的书画展示的是学问和理性认识;齐白石书画展示的是才情和生活、事态、批评。
  对于齐白石在书画上的成就,社会及学术界大都标榜他衰年变法后的作品,这一类作品追求平民化的鲜艳多彩画面。似乎这就是齐白石的艺术本质。社会上对齐白石的草虫情有独钟,认为那表现了齐白石的真才实学。其实那是他四十多岁的作品,那时他还未开始变法呢。胡佩衡说:“白石四十岁以前的画,以工笔花卉为主,尤其画草虫早就传神”。不过白石自己并不这么说。他说:“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以为匠家作,非大叶粗枝糊涂乱抹不足怅意。学画五十年。惟四十岁时戏捉活虫写照,共得七虫。”从他的自供说看来,我们可得到两点认识:工细的草虫是白石变法前所绘;他一直追求的是非匠气的糊涂乱抹。先说前者,白石所绘的工笔草虫运用的是因物象形的“粗中带细,细里有写”的书法用笔,对于草虫的刻画“有筋有骨,有皮有肉”,并不是随意的标本式的描画。再说他的胡涂乱抹,那其实就是大写意所特有的放开笔大胆落墨的豪纵。在齐白石的题画文字中时有“大笔一挥”字样,但那只是一种形容,实际上他用笔沉稳并不是草草疾挥的。他说:“作画用笔不可太匀,太停匀就见不出疾徐顿挫的趣味。该仔细处应当特别仔细,该放胆的地方也应当放胆”。正所谓“工者如儿女之有情致,粗者如风云之变幻”。“用笔前要和小儿女一样细心,要考虑是中锋还是偏锋,还要注意疾徐顿挫来描绘对象,下笔时要和风云一样大胆挥毫”。我们看到齐白石的在绘画时强调的与草书所强调的用笔法则没有什么两样。实际可以看出他与黄宾虹一样,就是利用绘画内容在展现一种书法意趣。通过美术作品将书法变相的展示出。他在用“半如儿女半风云”的笔墨呈现图画物象时,更主要的是将精湛的非文字图画式的书法表现出来。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