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新闻 展览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策展人说 | “虚异 京港澳 水墨新媒体@2018”

发表时间:2018-8-8 08:52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2058) 评论: 0

导读: 按 / 由炎黄艺术馆主办的“虚异‧京港澳#水墨新媒体@2018”展览,是内地首个专注于新媒体水墨艺术的展览,汇集了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三地重要的相关艺术家。展览两位策展人梁兆基、李鹏均来自香港,他们以问答 ...
按 / 由炎黄艺术馆主办的“虚异‧京港澳#水墨新媒体@2018”展览,是内地首个专注于新媒体水墨艺术的展览,汇集了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三地重要的相关艺术家。展览两位策展人梁兆基、李鹏均来自香港,他们以问答的形式回答了我们关于展览的一些疑问。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展览?相较于一般的“传统水墨”展和一般的当代艺术展,它有什么不一样的看点?

梁:这是一个专门探讨水墨元素及观念在新媒体呈现的展览,既有承传亦有开创,可说是当代艺术媒介对传统的重新演绎。

李:这个展览侧重于展示基于水墨画及与之相关的观念与视觉形式派生出来的新媒体作品,它尝试以更直观强烈的当代的体验来阐释传统的理念。

我们对于“传统”和“当代”水墨的认知,是这两者还都属于架上绘画的范畴,作为中国内地首个新媒体水墨艺术展,本次展览的作品大量运用了灯光、影像、动画等手段,这些新时代的媒介在给观者带来更饱满而强烈的体验同时,也将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新的思考。

问:展览选择参展艺术家有什么样的标准?他们的作品吸引你们的点是什么?

李:这个问题同时提示了“什么是水墨”。这些参展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对“水墨”这个课题阐释的多样性及其完整的表达,足以使非专业背景的观众也为之打动。

比如艺术家汤柏华的作品,他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形式,以上万块的泥板彩绘制作成动画。苦行僧式的创作行为,与剧情中虚构的“生命止于秋”的国度将军远渡汪洋寻找“冰”的故事,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敦煌千佛洞中那些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倾注一生却为历史所遗忘的古代匠人——古代画家用以表现生活之美的工笔重彩形式,竟然同时可以用来表现如此具有悲剧色彩的主题。

汤柏华 《夏虫国》 录像16’ 2012年

梁:参展艺术家均是用不同方式尝试融合水墨与新媒体的实验者,汤柏华用敦煌壁画的画法绘制上万泥板再拼合成动画,是由传统出发;吴少英用光影装置表达水墨韵味,是从当代物料发挥;管伟邦把水墨画背景加上脸书视频,是传统水墨与新媒体的结合。

问:两位策展人都来自香港,又有在内地工作的经验。就你们所观察到的,当前港澳地区的“水墨艺术”是什么样的一个发展状况?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就“水墨艺术”的交流状况如何? 三地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在观念上差别大吗?

梁:香港作为水墨艺术创新的重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吕寿琨及其门生的推动下已催生了新的水墨形式,引入西方抽象艺术及设计的技巧和意念,发起新水墨运动,造就了一批杰出的现代水墨艺术家。至2000年之后香港水墨亦迈入另一里程,在本土文化思潮及商业因素推动下发展出具本地特色的当代水墨,大量采纳各种媒介、科技及生活素材,令水墨艺术的可能继续伸延。

内地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新水墨,并高速发展,三地艺术家保持频繁交流并互为影响。由于内地艺术家数量庞大呈现的风格更多元化,特别是美院培育的年轻一代在水墨动画的创作有杰出表现;香港地处东西交汇(之地),艺术家擅于融通古今创作具文人风韵的新媒体作品。

李胜玲 《自然而然》 动画3’27” 2017年

李:港澳地区的水墨传统,直接承接自民国时期的“岭南画派”,这一路的水墨画在80年代末逐渐式微。七八十年代留学欧美的艺术家,受西方设计理念及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结合早年的家学熏陶,创造出新的水墨形式,新一代的艺术家借用了更多的新媒材和观念,在表达的广度上超出前辈。

内地与港澳水墨艺术的交流,官方及民间渠道的交流虽频繁,严肃学术层面上的研究和策展却很少,并且这些交流呈现“不对称”的特点,比如香港画廊或艺术机构一直有关注内地艺术家的传统,甚至相当一部分优秀的内地水墨艺术家,都有香港画廊进行运作并销售其作品,但反过来内地的艺术机构或艺术项目,会关注并把港澳艺术家纳入他们甄选范畴的却寥寥无几。

洪强 《道生一 (系列三)》 录像装置 2018年

问:从参展作品上看,虽然创作方式比较新颖,但其实多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里都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等形而上的知识——这些观念也符合一般观众对于“水墨”比较笼统的认知,你们对于“传统”是怎么理解的?或者说你们想要通过这个展览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

梁:当代艺术注重观念及探纳各式媒材及艺术形式去创作,承继及重新演绎传统哲学及文化元素是其中一重要部份,如刘清华、洪强;但亦有不少作品是以传统的式样表达当下的观念,如李胜玲、麦盛丰。

李:“传统”太大了,我们先从水墨画及其相关的话题谈起。民国以来关于绘画的“传统”、“西化”、“现代化”、“改良”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围绕着争论展开的艺术实践,自民国时期开始就一直拓展着中国水墨画的表现疆域。直到现在,拓展还在持续——与之对应的是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的拓展。如果非要说“传统”是什么,那它可能是某种联系着我们和家族、和祖先的东西,是我们赖以确认自己的存在的标识,这个标识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新的“改版”,却永远不会有“最终版”——《富春山居》所表达的田园情怀自然是黄公望时代人们的精神领地,而李胜玲作品《自然而然》中透明的虚拟空间,又何尝不能是网络时代灵魂栖息游走的场所。

梁兆基Eric Leung Shiu Kee, 为香港活跃及具创见策展人,致力推动艺术发展,曾开拓多个对香港艺术界具深远影响的艺术项目,其中包括在08年推出香港首个雕塑双年展,05年开始每年筹办“出炉艺术毕业生联展”,为培育艺术大学新秀作出贡献。2016年获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颁发嘉许状表扬推动艺术及文化发展,现任香港雕塑学会理事及香港艺术网络主席。

近年策划展览包括“置境—现代山水艺术展”、“都市墨象”水墨交流展、“水墨当代︰非水亦墨”、“水墨当代︰回归实验”、“山非水”当代山水艺术、“欲穷千里-后97香港水墨”、“新古典:当代港式水墨”及“字得其乐”汉字艺术展等。过去两年亦为「水墨艺博Ink Asia」策划“水墨+”展览推广新媒体的水墨艺术。

梁兆基在北京亦有策划大型展览经验,包括2012年于中华世纪坛的“201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及2017年于国家画院美术馆的“融古开新-香港写意画家范子登回顾展”。

李鹏 Li Pang,香港人,现为北京炎黄艺术馆展览部主管、策展人。在馆内负责多个重要藏品展的策划与执行,包括2013年著名美术理论家、美学家洪毅然第一个大型回顾展“艺术与大众——纪念洪毅然百年诞辰作品文献展”,并负责该展览文献集的编纂;2014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黄胄和他的时代大型文献展,并负责画册编纂;2016年“纪念炎黄艺术馆建馆25周年暨’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2017年负责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展览“赏心乐事——炎黄艺术馆藏明清扇面展”,并为炎黄艺术馆年度艺术项目“’In China’外国艺术家系列展览”负责人。

此外,2016年作为新锐青年水墨项目“水墨共同体”艺术项目发起者之一与策展人,策划“水墨共同体2016——八零后风华”;2018年策划同项目展览“水墨共同体2018——学院风与图式价值”。

【展览信息】

虚异‧京港澳#水墨新媒体@2018
主办︰炎黄艺术馆
协办︰香港艺术网络
策展人:梁兆基、李鹏
支持机构︰水墨艺博、奧沙画廊
赞助︰不同艺见艺术中心、澳门视觉艺术产业协会、犬马文化
媒体伙伴︰库艺术
影像方案︰京秀文化科技、北京歌华展览
开幕︰2018年8月11日(周六)16:00
展期︰2018年8月11日-8月26日(9:30-17:00,16:3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
地点︰炎黄艺术馆2层展厅(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慧忠路9号)
门票:免费
参展艺术家:
(中国内地)甘浩宇、黄桂华、李胜玲、潘凡、汤柏华、徐晨喻、郑靖
(中国香港)高少康、洪强、管伟邦、甘志强、刘清华、麦盛丰、莫一新、伍韶劲、黄琮瑜、黄宏达
(中国澳门)吴少英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上一篇:展讯 | “文脉相传”水墨邀请展暨青年画家传承与创新艺术座谈会下一篇:参展艺术家:中国香港篇 | “虚异‧京港澳 水墨新媒体@2018”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