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文化 传统国学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曾国藩的家教家风

发表时间:2014-7-2 10:36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2043) 评论: 0来自: 网络

自从唐浩明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出版之后,海峡两岸悄然兴起一股“曾国藩热”。我是曾国藩家乡人,数十年来,笔者采访了当地村组许多上了年纪的有识之士,因而对曾国藩及其家族后裔的真实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家乡人最为崇尚的,首推曾国藩的家风家教。

纵观古今,凡达官贵人之家,大多好景不长,因其子孙逐渐骄奢淫逸,过不了两三代,便门第没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唯独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家庭,至今190余年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

曾氏家族之所以如此人才辈出,是与曾国藩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教、丰富的家庭藏书密不可分的。

(一)曾国藩严谨的家风,既为当时和后人崇尚,也为乡亲和世人称道。

1811年,农历十月十一亥时,曾国藩诞生在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天子坪村。曾家祖祖辈辈都是勤劳节俭、忠厚善良的农民。曾国藩从小受家庭影响,半耕半读发奋苦学成材,后因战功卓著封侯拜相官至极品,且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齐如雁阵皆受皇封同做高官,赢得满族荣华。但他时时处处谦虚谨慎,再三告诫子孙后代必须“半耕半读,勤俭持家,以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要他们亲自参加打草、捡柴、拾粪、插禾、锄地、收割等农事劳动,不许仗势欺人,不许使婢差奴。曾国藩对祖父星冈公遗下的“治家八字诀”甚为推崇:“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八件事情)。”其住宅取名“八本堂”。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本是曾氏书香门第家庭教育之精髓,曾国藩兄弟及其子孙后代终身行之不懈。此外,曾氏祖传家规家风还有三不信:不信僧巫(和尚师公),不信地仙(风水先生),不信医药(凡药三分毒);三致祥:孝致祥,和致祥,恕致祥;以及“勤俭孝友”四字要诀:勤劳俭朴持家,孝敬父母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

曾氏的家庭教育,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不信三致祥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这就形成了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实为一部珍贵的家庭教科书。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曾国藩生长于一个勤俭孝友的大家庭,他自结婚后,生有子女,虽任侍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他的家庭生活,仍然和青少年时期当农民一样,克勤克俭,戒骄戒躁,从未丝毫骄奢,这是许多人都不易办到的。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时人称之为“一品宰相”。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曾国藩出将入相,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其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11点,日日夜夜如此,从未间断。

(二)坚持勤俭家训,教育谦恭后代,曾氏家书流传千古。

曾国藩一生著述甚丰,单是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共有30卷数百万字之多。然而,唯独《曾国藩家书》最为著名,流传海内外。无论城乡,凡知书达理之家,多备有曾氏家书家训,以便教育子孙奋发上进,有所作为。

曾氏家书家训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曾国藩于同治二年给曾国荃的信中写道:“余蒙先人余荫而居高位,与诸弟及子侄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返俭难于上天。欲得家运绵长,第一要禁止奢侈享用。”

曾国藩对自己大富大贵的家族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于咸丰十年九月写信给曾国荃说:“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从古到今,骄傲专横者总是好景不长,且常常导致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下场;懒惰则出现衰败颓丧之气象,必须高度警惕。他又强调指出:“居家四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曾国藩撰写了一副十分警策的对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此联发人深省动人心弦,实为广大读书人的座右铭。

曾国藩谆谆告诫儿子纪泽、纪鸿道: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是一个家庭的吉祥之兆。此因果报应是很灵验的。又说:“兄弟和(和睦),虽穷氓小户(贫穷无名的人家)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富贵大家族)必败。”

曾国藩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曾国藩又对四个弟弟叮嘱道:从古到今,官宦人家,大多只有一二代竭尽享乐便完蛋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子孙后代开始是骄横跋扈,接着是荒淫放荡,最后落得个抛尸荒野的下场。而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

曾国藩的家书家训,其子孙后代不仅认真学了,而且均一一落实在行动上。曾家勤俭谦恕,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是做得最好的典型。据家乡老人回忆:曾家上下齐心,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从未出现过不团结的现象。自曾国藩兄弟之后,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诗书传家,藏读结合,学以致用,富厚堂曾府藏书楼培育许多后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座落在曾氏老家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的富厚堂是曾国藩功成身退之所,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三层大楼高耸于浓荫绿树之中,四周山青水秀,风景十分优美。

富厚堂既是堂堂宰相府,是曾氏家庭的住宅,又是规模宏大的藏书楼,同时也是曾府子弟及至亲子弟读书的家庭学校。这个学校治学严谨,学风纯正,藏读结合,学以致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曾家及亲戚后裔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个书香门弟,从此诗书传家,名人辈出。曾府后裔共有六代人在这里居住、读书,从这里走向世界,绝大多数均取得高等学府的学历,且有多半留学英美等国名牌大学。这些人有的留在大陆,有的去了香港、台湾,有的侨居国外,学贯中西,成就卓著。

 曾国藩一生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除从政、治军外,读书、买书、搜书、刊书、著书、藏书是他唯一的嗜好。曾国藩一生著述颇丰,集家书、诗文、联语、奏疏等共有128卷。受曾国藩的影响,他的后人也是最爱读书、藏书、买书和著书。据曾伯贤老先生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有五个美国高级军事顾问在富厚堂翻阅外文书籍,每次都不想回营,他们所要看的参考资料,连许多省城甚至中央一级图书馆都没有,但在富厚堂都能一一找到。还有1941年,长沙市明德中学迁到荷叶高枧敦福堂,许多教师都喜欢到富厚堂查阅资料。这期间,曾约农、曾宝荪姊弟为避日寇侵犯,将自己创办的长沙艺芳女校大部分图书仪器也移藏于此,自此富厚堂藏书更丰。

曾家六代人共藏书39万余册,现分别珍藏于湖南图书馆、社会科学院及台北图书馆。富厚堂曾国藩故居现已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大批中外人士前往参观凭吊,以沐曾氏家族那源远流长的书香气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鉴古观今,许多达官贵人之家曾红极一时,然而由于家教不严家风不正,往往好景不长,有如昙花一现。古往今来,无数的教训皆是触目惊心的。然而曾国藩家族的众多后裔恪守祖训,人人刻苦自励,自强不息,和穷苦子弟一样克勤克俭操持家务,坚持体力劳动,发奋半耕半读,因此能吃苦耐劳,从小便磨练出一副钢筋铁骨,加上知书达理,德才兼备,随时可以对付种种恶劣的环境。所以,历经百年几次改朝换代内战外患天灾人祸,唯曾氏书香门第欣欣向荣,人才辈出常盛不衰。曾国藩家族至今绵延至第八代,240余人中,大多成为教育界与科技界的名家大师,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人才辈出的家族,确实值得整个中华民族细细研究,为之效法。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上一篇:【家风】好家风胜过万贯家财下一篇:传承家风的曾国藩后人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