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 首页 文化 茶文化 茶叶知识 查看内容

茶的现代科学品饮

2014-6-23 20:19| 发布者: 水墨中国| 查看: 904| 评论: 0

1饮茶的一些误区

    一般的饮茶者,因为种种原因,往往喜欢根据个人的趣味爱好饮茶,一旦形成习惯后,便很难改变。如果是良性的习惯,自然是件好事。如果是不好的习惯,则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所以,与其在形成习惯后再来纠正,不如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饮茶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饮茶观,首先就要对流行的饮茶误区有所认识。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和饮茶风气的盛行,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饮茶论也随之到处传播。

⑴“茶治百病”。典型说法是所谓的“××茶的十大医疗保健功能”,在肯定了茶的治病保健功能前提下,罗列出许多功能。而这种功能,几乎包括了当今几乎所有的主要流行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肥胖病等等。好象只要饮茶就能防治所有的这些疾病。这实在是一种误导。茶能治病,这是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的道理。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茶能解毒,但解毒功能并不强,只能对付一些小毒。茶能治病,但只能治一些小毛病。根据现代科学对茶的药理的研究,与其说茶能治病,不如说能防病。“治”与“防”,虽说密切相关,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出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后者是防止出现问题的办法。而且,茶的防病功能也只限于一定范围,只对某些疾病有预防作用。鼓吹“茶治百病”,错误一在于偷换了“防”与“治”的概念,二在夸大了茶的作用。不管哪一类茶,由于其所含药理成份基本相同,防病的功效大致上也相同,根本不存在某类茶防治功能特别强的问题。当然,不同类的茶,因品种产地制作工艺上的差别,茶性有差别,如绿茶白茶性寒凉,红茶岩茶性温和,对不同体质的人所产生的作用也有差别。尽管如此,就其基本功能方面,没有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⑵“茶米等同”。典型说法是“油盐柴米酱醋茶,开门七件事”“饭可以不吃,茶不可以不喝”。其实质就是将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柴米油盐等同化,甚至比吃饭还重要。而最常引用的例子是潮州百姓的早茶习俗,每天一早起来不吃饭先喝茶,等等。

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真有如此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茶与米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米是南方人最主要的食物,泛指为粮食,吃饭。人可以不喝茶,但不可以不吃饭。所以过去国家将“以粮为纲“作为基本国策,有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深挖洞,广积粮”“人是铁,饭是钢”等等广为人知的说法。而茶,始终是农业中的副业,只能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有节制的发展。而对于具体个人来说,只有在吃饱了饭之后,才会考虑喝茶。至于潮州百姓的饮茶习俗,不过是将吃早饭与喝茶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并非真是只喝茶不吃米饭。正因为如此,鲁迅说“会喝好茶,有好茶喝,是一种清福”,这种清福的前提就是有饭吃,有闲空。而从某种角度来说,好茶永远是一种奢侈品。贫民百姓只喝粗茶,只将其作为解渴之物的。

不过,对于那些依靠种茶制茶为生的人来说,茶的重要性自当别论。但也需要明确一点,这些人只是以茶换米换钱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并非靠天天喝茶过日子。

⑶“越陈越好”。这种说法是近年来某些人为炒作普洱茶而提出来的。普洱茶原产于云南,是一种以云南土生大叶种晒青叶为原料制作的后发酵茶。其特点是要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一定的时间,经自然氧化后茶汤滋味才更好。一般来说,传统的晒青普洱茶,俗称“生普”,存放10年左右口感较佳,陈放几十年的口感也不错,与绿茶一陈放就色香味尽失成鲜明对比。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普洱茶也比较适合存放,有记录发现存放上百年还能喝的普洱,如此一来,就有人无限夸大普洱的特点,甚至把它说成是“可以喝的古董”。在这种观点引导下,社会上出现疯狂的囤积普洱风,越陈越好的说法铺天盖地。

实际上,只要稍加理性思考,这会发现这种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缺乏逻辑。可以存放的茶除了普洱茶外,还有岩茶、白茶、红茶,在适合的保藏环境下,一定的时间内,这些茶不但不会变质,而且还有可能更好喝。但是究竟在多少时间内保持品质不变?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经验,普洱有百年的;岩茶、红茶、白茶有五十年的;经过这些年份的茶叶可以喝,但是品质已产生变化,都有陈味了,香气滋味实在不值一提。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越陈越好”的茶叶。至于所谓“能喝的古董”,就更荒唐了。能称得上是古董的东西,均是有文物价值的,有谁会把“古董”喝掉呢?广东人是最能吃的了,除了四条腿的凳子,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什么都吃,但还没有愚蠢到去吃喝“古董”的地步。

越早越好”。这种观点主要是在绿茶圈内流行。认为绿茶要抢早,最好的是“明前”茶,即清明节前所采制的绿茶。许多地方的茶客都以喝到当年最早上市的明前茶为荣。因此带动了明前茶的价位,每千克往往高达数千元。由于明前茶的巨大利润空间,驱使一些地方为早而早,甚至做起了“温室大棚茶”,因此也赢得不少茶客。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越早越好是没有道理的。根据专家们的分析研究,一般来说,最好的绿茶并非在明前,而是明后至谷雨间。原因很简单,明前的茶芽虽然萌发的早,但芽头细小,太幼嫩,内质含量单薄。而明后雨前所萌发的茶芽,比较成熟,内质含量较为丰富。而从感官审评的角度来看,明前茶无论香气滋味都不及稍迟一些的雨前茶。至于大棚茶,近年来虽有滥觞的趋势,终因其内质单薄而难有大的发展。

尽管如此,并不是说明前茶就不能喝,需要明白的道理是别让“越早越好”论误导。科学饮茶的原则不是赶早,而是赶好。只有好才是硬道理。在“赶早族”中,有一部分是不知茶性,但也有一部分是知茶性的。他们之所以要赶早,更多的是满足某种心理需求而已。对于一般的茶客来说,并不需要赶这种时尚。

茶能醒酒”,这也是错误的,犹其是以浓茶醒酒。饮酒后,酒中的乙醇经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对肾脏产生损害。而在实践中,也从来没有见过浓茶能醒酒的事。但这也不是说酒后绝对不能喝茶,如果只是一般的喝一些酒,并没有到醉的地步,适当地喝一些淡茶,使口腔清洁舒适,也未尝不可。需要把握的一个界线就是“醉”与不醉而已。

⑹“随便冲泡都行”。常常看到一些饮茶者,泡茶时随意乱冲乱喝。有些人甚至还对一定的冲泡程序与方法有所非议。喜欢什么茶,如何冲泡,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硬性规定。但若要达到以茶养生效果,就一定要讲究一定的冲泡程序与方法。比如工夫茶冲泡法,虽然比较繁琐,可这是数百年来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最佳泡茶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茶之美,给人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享受,不可轻易否定。更何况,乱冲泡极容易把茶泡坏,难以发挥茶中有效成份的最大作用。所以,只要你爱茶,就应当端正态度,花一点时间,认真地学习冲泡方法。

凡此种种,都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理性分析,以免被误导。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