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文化 传统国学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刘弘文:以德报怨,何如?

发表时间:2014-3-20 10:04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512) 评论: 0来自: 26国学

关于“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的讨论历久不休,缘由是在《论语》中第十四章第三十四节是这样一段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这句话的翻译,历来大体相同,目前公认的权威译注是杨伯峻本,该书对此句的译注是:有人对孔子道:“拿恩惠回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

这句话中,孔子明明白白要求询问者“以直报怨”。因此,人们历来认为孔子赞成“以直报怨”,否认“以德报怨”。窃以为这种结论可能不完全是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有教无类”——对不同类型的受教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结果也并不要求相同。这种教学原则在《论语》中最直接的例证就是子路和冉求同问“闻斯行诸”,孔子的回答却完全相反,原因是两位同学的性格迥异:“求(冉求)也退,由(子路)也兼人。”“以直报怨”或许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产生的多种“报怨”教育结果中的的一种,并不是教育所有人都应该“以直报怨”。

到底是“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怨”,应该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报怨”方式;二是“或”属于哪一类受教育的人。

先说“报怨”方式。孔子的回答中有两种“报怨”方式:一是以德报怨;二是以直报怨。

一、“以德报怨”意为用恩德化解怨恨,让对方明白施予恩德是双方的相处方式,从而根除对方的怨恨,让对方不再产生新的怨恨。这种“报怨”过程正如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所言“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把大的怨恨化为小的怨恨,把多的怨恨化为少的怨恨,以至于对“怨”用恩德来化解,从根本上消除“怨”。这是一种“报怨”的高境界。有些人往往有恩报恩,有怨报怨,对这种高境界的“报怨”之道难于理解也难于做到。老子对此也早有所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于为道。(《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才智高的人听到“以德报怨”之道会积极实践;才智一般的人听到“以德报怨”之道会将信将疑;才智很低的人听到“以德报怨”之道就会大加嘲笑,不嘲笑就不足为道了。
虽然我们有时候对高境界的“报怨”方式很难做到,却人人向往。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人们对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胜国对待战败国的“报怨”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首先挑起战争,使协约国人民饱受磨难,双方怨恨深重。协约国战胜之后,对战败国苛以重罚,大加索赔,堂而皇之地“以直报怨”,结果使战败国人民进一步陷入苦难之中,更加深了战败国对战胜国的怨恨和仇视,其中德国想到的就是复仇和扩张,继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不但没有“以直报怨”向战败国索赔或重罚,反而实施“马歇尔计划”,向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大加援助,使战败国的人民迅速重建家园,双方和谐相处,两地人民一直到今天享受着和平。并且,二战首恶之一的德国人并不认为自己当时横扫欧洲是一件光荣的事。这就是“以德报怨”的智慧结果。我想,假如马歇尔向孔子问:以德报怨,何如?孔子会坚定地回答:以德报怨!

二、“以直报怨”意为受“怨”者针对实际情况,向施“怨”者回予公平正直,对待怨恨,让施“怨”者承受施“怨”的后果,从而打消其再次施“怨”的想法。这种“报怨”的结果亦如老子所言: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既有大的怨恨,纵使把它调解,心中必然还会有余怨,这岂是好的方法?(摘自林语堂《老子的智慧》第七十九章译注)。第二次大战不正是因为德国有一战“余怨”而产生的吗?二战之后的日本政要经常参拜靖国神社恐怕就是对战败“余怨”耿耿于怀。

再说“或”属于哪一类受教育的人。

一、孔子对人性的剖析很清晰也很现实,他对需要受教育的人分几类呢?《论语》第十六章第九节是这样记述的——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译注是: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实践中遇到困难,再去学它,又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老百姓就是这种最下等的了。”其中可见受教育的人分为四类。

二、对受教育的人孔子是怎样教育呢?“有教无类”怎样具体实施呢?《论语》第六章第二十一节是这样记述的——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译注是: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相对于“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就是高深学问,需要“中人以上”水平才能理解。

三、对于“困而不学”的“民”孔子又怎么办呢?《论语》第八章第九节是这样记述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译注是:孔子说:“老百姓可以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言下之意是相对高深的学问“困而不学”的“民”理解不了,但可以照着去做。

孔子告诉“或”走“以直报怨”这条道路,而不告诉“或”走“以德报怨”这条道路。或许这位“或”先生就是孔子所说的“困而不学”且“不可以语上”的“民”吧。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早已不是孔子生活的礼崩乐坏的环境,人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相信大家不管是上士、中士还是下士;不管是“可以语上”还是“不可以语上”,人与人之间偶有生“怨”,一定会像对待家人一样“以德报怨”,宽容相安。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所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简言之:人人相亲,天下无贼。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上一篇:国学知识:龙袍上十二章纹下一篇:长翅帽的缘由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