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文化 书画文化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历代书法知识

发表时间:2013-6-11 10:08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109603) 评论: 0

《大克鼎》铭文(西周)
西周的金文最有代表性。西周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 都大大超过了商代,铭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字数逐渐增多。出现了长篇巨制的铭文,内容十分广泛,有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及颂先扬祖等。西周金 文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①早期,铭文仍很简短,常 为族徽和器主姓名,犹存殷商遗矩。后来铭文逐渐加长,如武王时期的《天亡簋》、成王时期的《眉县大鼎》、康王时期的《大盂鼎》等。早期金文,笔画还有显著的波磔,但行款渐趋齐整。尤其是《大盂鼎》用笔方整, 行款茂密,气度宏伟,是西周早期金文的典型。

②中期, 自穆王始不仅铭文更多长篇,金文的书风也有了变化,笔 画已少波磔,肥笔很少出现,笔画粗细划一,均匀圆润,布局完满,文字十分规整。如穆王时期的《静簋》柔和隽 美,恭王时期的《墙盘》谨严端整,孝王时期的《大克鼎》舒展遒美,都是金文精美的代表作。西周中期金文 字形已有较大的简化和线条化。③晚期,金文已发展到高峰,夷、厉、宣、幽诸王时期的金文,呈现出多姿多采的局面。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字画草率,字形扁平,体势□侧,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宣王时期的《毛公鼎》用笔纯熟,字迹秀劲,铭文多达490字,皇皇巨制,为 西周金文之冠。另一件宣王时期的《虢季子白盘》,字呈长形,横竖成行,雍容秀丽,疏朗整齐。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金文的形体,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金文,较之商代的甲骨文,西周早期的金文已进一步稳定、 规范,简化、象形的笔意减少。笔画分布讲究均匀对称,波磔已消失,多用粗细一致,首尾不露锋芒的玉箸线条。行款已横有列,竖有行,字形多为纵势,与后来的小篆 相比,结构仍未完全定型。一些字的笔画增减,偏旁部首排列的位置,依然还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字结构上 显得更为繁复。所以《毛公鼎》、《虢季子白盘》被认为有可能是籀书。史籀是周宣王时人,他写的一本字书 称《史籀篇》,书上的文字,被称作籀书,亦即大篆。籀书作为当时教学童的识字课本,应是对以前使用的文字 有所厘正和变革的新体,是西周金文已臻成熟后的产物。

这种新的体势,必然会影响到当时的金文,并成为王室 器物上使用的标准字体,在书法风格上也出现迥异于前的面貌,流风所及深深地影响到秦地的文字和书风。至 于籀书是否为周宣王时史籀所作,史籀是否为人名或有无其名,现在仍有争议。但西周晚期金文出现了新的书 风,无疑是事实,值得进一步探讨。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