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4月26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启首展。展览由北京画友艺术交流中心主办,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 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这些优秀的诗作中,更是蕴含着一幅幅奇妙壮美的意境,而诗与画的巧妙结合正是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风格。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一批当代中国画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经典性、创新性和传承性,且有一定影响力艺术家的精品力作。这些艺术家以水墨表现形式,深入研究唐诗的历史背景与内涵,领悟古诗意境,挖掘并诠释唐诗中所蕴含的古韵风光,然后结合个人经历与情感形成画作,让书画爱好者从中体验古人诗境,感悟书者心得。 著名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先生为本次展览题名,并担任学术主持。贾平西、刘曦林、张松、林维、李晖、马志刚、唐建、何占福、尹沧海、王犇、张东林、徐福山、王赫赫、费硕、李亚、陈茜、邢斯恬等17位艺术家60余件作品参加展出。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题材丰富,尽显唐人诗意。 北京画友艺术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郑州美术馆新馆是本次巡回展览的第一站,之所以首站选择在此,是因为河南文化深厚、山川雄伟,人文风情丰富独特,唐朝时期的河南也是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世人常说唐诗半河南。 本次展览除为书画爱好者带来一次视觉盛宴外,艺术家们还将以创造的姿态体验和发现河南中岳嵩山之美,领略山巅盛况,远眺黄河雄姿,近览杜甫故里,用手中画笔挖掘当地与唐诗有关的历史文化,绘制独特意境的画作。 据悉,郑州站结束后,将赴西藏拉萨、宁夏石嘴山、北京巡回展出。艺术家还将随着巡展的脚步一路采风写生,将所见所感转化为书画艺术作品,待巡展结束后,统一在北京进行汇报展,届时还将邀请展览地相关负责人亲临现场,感悟各地历史文化之魅力,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之意境。 据郑州美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非常重视此次展览,除了对展览现场精心布展外,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为让更多书画爱好者欣赏到此次高水平的展览,该馆推出了“云展览”模式。市民可通过关注郑州美术馆微信订阅号(郑州美术馆ZAM)在线欣赏展览。 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贾平西表示,画前人之诗,但一定要从诗中跳出来,别人没有描绘过的物象,以我的感情、生活、悟性、哲理到大千世界去攫取。 著名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表示,重读唐诗,体乎其情,感乎其心,发于丹青笔墨。“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读唐人诗歌,感悟诗之意境,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彰中,领略唐诗之雅韵,感受绘画之优美,感悟中国书画和中华诗词的迷人艺术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松表示,《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具有学术性、文学性且很有创意意的中国画艺术作品展!此次展览集中华文化两大国粹精髓融为一体!相应生辉!可喜可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典范的中国绘画和中国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历代画家诗人不断追求自己的艺术作品完美意境之标杆!尤其是在当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出这个主题展览更加彰显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专职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林维表示,北宋邵雍在其《伊川击壤集》中说:“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可知无论是“画笔”或“诗笔”都是为了“状物”,以“丹靑”的“巧思”或“丹诚”的“秀句”表现艺术形态和情感意境。诗与画虽形式相异,却气息相同,画者的诗思或追怀激情,或神思玄远,或平淡天真,或悲慨弥深,都以生命真挚的浓度酿造他们绘画艺术的强度。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李晖说,唐诗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与古人相唱和,与天地相往还,将诗心注入当下的艺术创造,走向历史深处寻找与诗人沟通的契机,在绿水青山之间出入行止、追思古人、感悟当代,并且将一路上的触动与心得转化为多种模态的艺术创作,着力挖掘诗路文化的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时代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花鸟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原展览演出中心主任唐建表示,自宋以来,诗词入画,善画者必善诗,诗和画不可分也不能分。近代齐白石自言其: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原因就是文人画家更看重诗的修养。我酷爱诗词,喜欢读诗背诗,特别喜欢唐代李白的诗句,其诗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高远,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自己有时会写些诗词来题画,但以唐诗为主题创作绘画作品,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自幼喜欢梅花,十几年来,走遍了大江南北,发现了数十株古梅,《早梅》的创作源自云南大理阿腰寨的唐梅,唐梅历经千年,枝干扭曲中空透光,树根裸露盘曲,老树高耸入云,恰好是柳宗元的咏梅诗意,也体现出我当时的心境。另外一幅以王维咏梅诗为意境,表现了大理东山彝族乡的梅花,这里新发现了二千多棵古梅树,多高大雄强,枝繁叶茂,每年开花时节,满山遍野的梅花盛开似海!以王维的诗为题,表达出对滇西梅乡老梅的遥远记忆。 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常务副院长尹沧海表示,诗歌与绘画在唐代之前的历史性交织与发展,构成了唐代诗歌与绘画彼此交融,互为相依的局面,这种诗画关系开启了中国文艺的全新篇章。真正在理论上完成对诗画交融论述的是苏轼。“味摩诂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次韵吴传正枯木歌》苏轼首次提出“士人画”的概念,他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文人画之理论,他关于文人画的核心思想就是“诗画本一律”,将诗的“缘情言志”特性赋之于画,从理论上强调了绘画的移情功能,从而也就成为文人画理论的真正开端。若以此推论,唐代的王维自然也就是文人画的发起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兼任艺术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徐福山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一朵灿烂夺目的奇葩它包罗万象,涵盖人的生产生活,理想信念,哲学思想,是中国人心灵的栖居地,寄托精神情感的载体。“画者文之极也”“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这次“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无疑是让我们回归历史传统之正脉,守正创新,借唐诗之意境,赞悟天地之化育,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开启时代之新风。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说,生长在古诗词胜地长安的我,从小便受到诗词浸润,可以说具有“骨子里的诗意”。无论是终南望余雪,还是积雨辋川庄作,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为长安画坛的画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诗意灵感,所绘情景生动真切。我作了许多诗意画,所状山水、人物之中既饱含繁华盛世的气魄,又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既有着山水相依的明朗,又有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当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也离不开诗意加持,无论是《西北萌芽一九二五》还是《巍巍秦岭》,画面中亦透出“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志节高迈和豪情壮志。 诗意是中国画创作永恒的内生动力,更是画家的内心表达和对所状物象的思考,助我们找到创作的主旋律。画的生命意境取决于诗意,所以,要提高中国画创作水平,必须提高诗书境界修养。 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占福讲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就是唐诗,诗人的情怀和画家描绘自然情景交融,意境展现的唯美富有诗情画意进行创作,自然生动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大餐,此次活动办得非常成功,也谢谢主办方。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人物创作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王赫赫称,此次“意境唐诗主题展”是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这在当下中国画创作“固本流源”尤显重要。对于找寻中国画中的“诗化”文脉有重振之功。唐代大诗人、大画家王维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化诗心的绘画强调“画外意”。所以因之而生发的造型观的高妙才是“似与不似之间”,所生发的笔墨、设色、构图,乃至品评的格调标准都是有无诗化的境界“画者文之极也”。当下国画创作正是需要重寻这一文脉这一传统。参加此次展览,除了以唐诗为题材,更重要的是通过画唐诗、求意境来表现时代下的诗意笔墨,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表现诗意的中国特有的古雅美与写意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特聘教授张东林表示,用密体山水表现方法宿墨和积墨并用,苍古沉雄,饱满透气,墨色润华。借冰雪之清皎,托喻人心境之高洁。泳清玉洁,品格坚毅,写其心,传其情,达其意,积淀着民族文化优秀内涵,承载着人文领域深邃寄托。“作为杜甫故里人,我的密体山水,借泳雪之清皎,托寓人心境之高洁,用宿墨和积墨创作出中原文化的博大雄浑,把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讲好中华传统故事。 参展艺术家马志刚表示,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唐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了唐代儒客文人的才华与智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从古至今众多优秀的国画家都用自己的作品表现过唐诗的意境,我通过此次唐人诗意的创作,对唐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作品不但更具体的去表现诗中的意境,更能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和感受诗人的情怀,相信通过这样的创作,会使我们今后的创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参展艺术家费硕表示,我多年来探索文人画的诗画结合的艺术风格。以唐诗创作内容的写意人物画,它主要表现在诗在画中的意境,韵味以及用书法,笔法墨法等绘画技法的阐发。从大的方面来说,唐代的诗与画的关系是以诗释画,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对后世诗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诗中有很多作品都极具画面感,能够充分表达绘画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书法为骨诗为魂,诗书画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中国画自古以来追求意境的烘托,苏轼评价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摩诘之诗,诗也,画之妙境也!这就是诗与画的共鸣。共同遣意,共同审美,共同抒怀…… 参展艺术家李亚讲到,这次在郑州美术馆举行的《意境》唐诗主题画展,我感觉很新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咱们这个艺术家都是自由创作,而这次呢,等于是命题创作。唐诗是中国特有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尤其唐代达到高峰。那么根据唐诗来创作,第一,你要对唐诗深入的理解,然后再通过画家的画笔,把唐诗的意境给体现出来。所以说它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理解,尤其对唐诗的理解,这样的话你画出来的作品才能生动,才能吸引人。 李亚还说,活动非常的新颖,非常的好,这种活动应该多搞,这样对艺术家也是一个锻炼。自己创作,给这种命题创作,它还是不一样的,同样一首诗,每个人创作出来的感觉和意境、造型、构图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发挥的是你内心的东西,虽然都读的这首唐诗,但是怎么把它创作出来,那就是看个人的理解,而且有很强的可观性。 参展艺术家陈茜说,我对生活和生命充满热情和热爱,从小养猫,爱猫,猫总能令我内心澄明,心生温暖,触动内心深处的柔软。猫儿便是我画中的主体,也承载了个人情感的表达,画出猫独立的灵魂,更是通过猫表现富有万般情愫的人。通过唐人诗意表达画中意境,更能充分抒发热爱生命生活的情怀。 参展艺术家邢斯恬表示,唐诗是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形式和风格丰富多彩,是一座巍峨的艺术高峰。王维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充分展现了形与意的完美艺术融合。故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有幸参加《意境》唐诗主题画展,是一次对自已认知、学识和创作能力的检验。相信在接下来的巡展和采风中会有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