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由河南省陶瓷学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发起,景德镇陶瓷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许昌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协助的“河南省科协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项目——可控型彩釉瓷画关键技术协同创新项目”取得新成果。 项目实施顺利实现企业与高校产教融合 河南省陶瓷学会理事长董晓峰介绍,此项目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财政厅‘2020年度河南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钧瓷窑变效果的烧制方法,它包括釉胚的选择,窑变釉料的组份与加工、窑变釉料的放置和烧制方法,宗旨在于解决多种釉料的应用和窑变的可控性,稳定性和多样性。 活动自2019年12月份启动以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文利带领下,艺术学院多次组织师生赴禹州相关企业开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问题、产品设计、艺术创新、产教融合等科技活动。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与许昌禹州卢家世代钧窑等相关企业联建陶瓷发展协同创新基地的基础背景下,来自河南、山东、江西等省份的陶瓷专家组成的此项目专家团队3次赴禹州相关企业,针对可控型彩釉瓷画烧制和釉色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2020年7月3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与禹州神垕镇卢家世代钧窑共建的绘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挂牌落成。艺术学院院长陈文利、书记陈俊敏、公共教研室主任张金波等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绘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挂牌落成,是在神垕镇钧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占召的支持下,经过艺术学院相关领导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旨在更好地推动绘画专业升级转型,大大增加了艺术学科的建设和教学内容,增加学校的人文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文利说,“此基地成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古老的陶瓷艺术,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审美情趣的同时,重点培养商业思维和营销策略,在完成教学任务制作出陶瓷作品以后,深入挖掘学生的商业思维模式,把产品转化为商品,创造性的去经营艺术类产品,培养学生将艺术产品和商业经营相结合,培养经营性艺术人才。” 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组织教师赴禹州、宝丰等地进行参观交流,在院长陈文利带领下,陶瓷实验室副教授段欣、国画教研室副教授张金波、油画教研室副教授丁颖、油画教研室教师赵珂、环艺教研室教师秦飞科等先后赴“杨志钧瓷艺术馆”“卢家世代钧窑”“周家钧窑”“徽宗汝瓷”“清凉寺汝窑遗址”“宝丰汝瓷博物馆”参观交流。 在杨志钧瓷艺术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一行详细听取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李胜强关于“杨志钧瓷艺术馆”的介绍,以及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志钧瓷作品的解读。在钧瓷制作室,仔细观看了杨志钧瓷艺术馆工作人员手拉坯创作过程。对于钧瓷的釉色、成型、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与李胜强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卢家世代钧窑,神垕镇钧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占召亲自展示手拉坯技艺,对于教师们提出的手拉坯环节许多技术性难题卢占召进行详细解答。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一行在神垕还参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周家钧窑老窑,详细听取了老窑的建成及历史。 在宝丰徽宗汝瓷,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浩详细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一行讲解汝瓷的釉色形成和多年对汝瓷釉色的研究成果。 在王浩陪同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一行先后参观了清凉寺汝窑遗址与宝丰汝瓷博物馆,对汝瓷的发展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解决实际问题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这一支来自河南艺术类高校、陶瓷科研机构、窑口传统匠人等作为专家团队,对河南省陶瓷产业的发展进行协同创新研究努力下,此项目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研究方面,对钧瓷的显微结以及窑变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硏究,得岀钧瓷窑变是钧瓷釉料在高温下成色金属离子随窑内气体的流动附着与烧失产生。 在技术方面,本次企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钧瓷窑变效果的烧制方法,它包括釉胚的选择,窑变釉料的组份与加工、窑变釉料的放置和烧制方法。 在成果方面,在于解决多种釉料的应用和窑变的可控性,稳定性和多样性。可控钧瓷窑变效果的烧制方法,它是将天蓝天青、月白等单一或者颜色较浅色系的釉胚与含有氧化铜、方解石、氧化锌烧滑石、氧化锡的窑变釉料在炉窑内水平并列放置,烧制成具有窑变效果的钧瓷。该方法继承了钓瓷中钧红釉铜为着色剂的成色机理,有效控制的钓瓷变效果,并表现自然密变的艺术风格。使中原彩釉画能够表现油画,水彩,国画,综合材料绘画等多种绘画形式,应用于商品市场,艺术创作,设计环艺,私人定制等领域而被大众喜爱。 此次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推动禹州市钧瓷产业的升级,扩大钧瓷的应用空间和应用领域,给河南陶瓷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