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首页 新闻 媒体 查看内容
订阅

文章

楚寻欢: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丑陋的中国职业艺评家续篇)

发表时间:2019-11-15 14:46作者:水墨中国 阅读(629) 评论: 0来自: 网络

导读: 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  文/楚寻欢  先讲两则关于美术评论的趣事。  一日,某艺术类杂志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文笔很好,专业知识也深,应目标为‘美术评论家’!也要深入生活抓热点。”  我错愕道:“我 ...
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


  文/楚寻欢

  先讲两则关于美术评论的趣事。

  一日,某艺术类杂志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文笔很好,专业知识也深,应目标为‘美术评论家’!也要深入生活抓热点。”

  我错愕道:“我批评的对象就是职业美术评论家呀!”。

  我心里还在嘀咕,评论固然要深入生活,但发掘独特视角与深刻洞见要比随波逐流抓热点来得更重要吧。

  又一日,有人通过公众号加我微信,他问:“你给画家写评论如何收费呢?”

  我答:“不收费,我喜欢艺术附带写点艺术评论纯属业余爱好,写作只为自己的感觉服务。”

  他开心坏了:“那你给我写一篇吧。”然后啪啪啪,连续发来十几幅作品图片。

  我答:“我写评论虽然不收费,但很多时候比收费的还难请,因为我的标准要随自己的心情与感觉,这个心情与感觉要到位很不容易。”

  如果说艺评人因为涉艺未深,难免会写一些肤浅偏颇的文章情有可原。但随着自己鉴赏水平的提升以及行业影响的增大,还违心地去唱赞歌,这种明知故犯的做法就是唯利是图的虚伪了。当然,艺术评论家周边难免会有一些自己熟悉且被其感动的朋友,其作品不一定就是一流水平,但我想尽量客观地描述下自己在交往中朋友所呈现的生命状态,适当鼓励下其创作精神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文贵在真,有感而发即好。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创作背景梗概:1951年夏天,老舍到齐白石家做客,老舍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齐白石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根据老舍写给齐白石的信件内容(蛙声十里出山泉,蝌斗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启示,就在“泉”上作文章。齐白石凭借几十年的艺术修养,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画成了《蛙声十里出山泉》。)

  其实,艺评人若真为生活所迫,向所评对象收钱也无可厚非。很多时候,书画家会因为艺评人写评论而回赠作品。有人会说,写评论,换作品也是一种商业交换,甚至有时候比拿钱更实惠。诚然,在商业市场,确实有很多专为获取作品牟利而唱赞歌的评论家,但我想,如果艺评人是发自内心地欣赏,击节叹赏当为不吐不快,这就好比批评的嫉恶如仇,而不是借此为获取作品的砝码,其发心是大相径庭的。窃以为,如果说媒体给评论家稿费是天经地义,那么,书画家对艺评人慷慨相赠作品则是一种难得的情谊见证,岂可强求?在此,评论人首先是作为书画家心灵相契的朋友出现的。譬如建国初期,齐白石的经典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也是老舍的求画之作,它因为一个文学家与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的深层交流碰撞而成为传世美谈。傅雷与黄宾虹,同样是心有戚戚,互相成就的典范。他们互相联系的书信不仅是两人情感的联系,对于专业问题的探讨甚至可以说是美术界的论文也不为过。情谊无价,因为灵魂相通而惺惺相惜,这也是艺术赋予人性精神力量的本质。

  而今的艺术批评界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是“批评的高度等于红包的厚度”,那些道貌岸然的职业艺评家四处坐台,表面风光鲜亮,内心无耻龌龊,他们毫不自重的市侩形象又如何博得他人真正的尊重呢?就凭本事吃饭的职业道德来看,今天的职业艺评家已远不如“坐台小姐”,谁会打心眼里去尊重这种严重渎职的职业艺评家呢?荒诞的现实往往超出了我们贫乏的想象,不知道怎么往下说了……
 

  傅雷夫妇与黄宾虹夫妇摄于黄宾虹北京寓所前


  (澳籍学者罗清奇在《有朋自远方来:傅雷与黄宾虹的艺术情谊》(中西书局2015年版)中有披露:根据家人的记录,傅雷收藏的黄宾虹作品共计有137幅画作和8套册页。)
 

  1945年12月27日傅雷致黄宾虹手札
 

  黄宾虹致傅雷书信


  那就再来讲一个故事。

  王阳明在平定四省匪乱时,抓住了不可一世的大匪首谢志珊,谢志珊被抓后,王阳明奇怪地跟他讲起了“良知”之道,谢志珊冷笑道:“老子就没良知!”

  王阳明笑着说:“天气好热,把外套脱了吧!”

  谢志珊二话没说,就把外套脱了。

  王阳明说:“再脱”。

  直到谢志珊只穿了一条底裤之时,王阳明又笑道:“接着脱啊!”

  谢志珊脸胀得通红道:“这不好吧?”

  王阳明大笑道:“看来大名鼎鼎的谢志珊也有羞耻之心,这羞耻之心就是良知啊,你不是说你无良知吗?你讲讲看。”

  谢志珊低头无言以对。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即“天理”,是“心之本体”,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是道德自觉与本来面目,而“致良知”即是守住“良心”的底线,做到敬天爱人,恪守“天地良心”之人格精神信仰。

  反思吾身,真诚地面对自己的良心,这应该是批评的底线。

  在当下艺术圈,批评与赞美某人理当言论自由,但如果粘上太强的功利心,不是一幅奴颜媚骨阿谀奉承像就是粗口谩骂,甚至默哀诅咒人身攻击一起上,这就有虚妄无能的嫌疑了。举例来说,最近中央美院教授王华祥怒怼陈丹青“默哀三分钟”事件,旁观者的站队心态值得玩味。在此,那些为擦枪走火搏出位不择手段的行为,其实质是浮躁世风下无知无畏的功利欲望膨胀发疯的外在表征;那些没有风骨的投机取巧型职业艺评家与那些蹭流量的网红大师别无二致。

  他们站队“喜欢”的同时为什么只热衷于嘚瑟所评主角对自己的丁点垂怜,却不敢针对各种质疑发声?他们站队“不喜欢”的同时为什么总喜欢厚颜无耻地黄婆卖瓜?他们为什么要急不可耐地出来站队?难道是黑帮斗殴吗?这就好比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小流氓”往“大流氓”身上泼屎以引起大众关注,那些热衷于“王陈之争”的站队者,他们善变的“喜欢”与“不喜欢”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自身利益选择。如果说主角们在精心粉饰演戏,那么,那些急于站队者不过是失去自我的小丑。我们的艺术江湖,因为这些直不起腰的小丑不断冒泡而愈见浑浊,也由于此,那些独立思考的理性之音便显得弥足珍贵。

  这让我想起李泽厚点评中国现代诸作家,因为被鲁迅的独特文体与思想深度而深深震撼,他崇尚鲁迅,但也不是尽然盲从喜欢。李泽厚的可爱之处在于,他能做到点评有血有肉且鞭辟入里,把“喜欢”与“不喜欢”之处坦诚率真地说出来。

  批评家的批判精神是建立在质疑基础上的一种反思与启迪,是维护并推动人类社会文明有序前进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批评家的批评精神就是敢于挑战权威的质疑颠覆精神。那些动不动就大喊“爱”或是“喜欢”的声音,大多是廉价的无病呻吟,正如坐台小姐的叫春声,充满诱惑却值得警惕与反省。

  掀开还是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这注定是一个隐讳而现实的问题。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不管是艺术界既得利益者的集体冷漠失语,还是艺术批评界的曲媚与发疯都已近高潮。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其实质是守住批评的底线:守住我们内心良知的拷问。2019/11/11(图片来源于网络)
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


  文/楚寻欢

  先讲两则关于美术评论的趣事。

  一日,某艺术类杂志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文笔很好,专业知识也深,应目标为‘美术评论家’!也要深入生活抓热点。”

  我错愕道:“我批评的对象就是职业美术评论家呀!”。

  我心里还在嘀咕,评论固然要深入生活,但发掘独特视角与深刻洞见要比随波逐流抓热点来得更重要吧。

  又一日,有人通过公众号加我微信,他问:“你给画家写评论如何收费呢?”

  我答:“不收费,我喜欢艺术附带写点艺术评论纯属业余爱好,写作只为自己的感觉服务。”

  他开心坏了:“那你给我写一篇吧。”然后啪啪啪,连续发来十几幅作品图片。

  我答:“我写评论虽然不收费,但很多时候比收费的还难请,因为我的标准要随自己的心情与感觉,这个心情与感觉要到位很不容易。”

  如果说艺评人因为涉艺未深,难免会写一些肤浅偏颇的文章情有可原。但随着自己鉴赏水平的提升以及行业影响的增大,还违心地去唱赞歌,这种明知故犯的做法就是唯利是图的虚伪了。当然,艺术评论家周边难免会有一些自己熟悉且被其感动的朋友,其作品不一定就是一流水平,但我想尽量客观地描述下自己在交往中朋友所呈现的生命状态,适当鼓励下其创作精神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文贵在真,有感而发即好。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创作背景梗概:1951年夏天,老舍到齐白石家做客,老舍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齐白石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根据老舍写给齐白石的信件内容(蛙声十里出山泉,蝌斗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启示,就在“泉”上作文章。齐白石凭借几十年的艺术修养,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画成了《蛙声十里出山泉》。)

  其实,艺评人若真为生活所迫,向所评对象收钱也无可厚非。很多时候,书画家会因为艺评人写评论而回赠作品。有人会说,写评论,换作品也是一种商业交换,甚至有时候比拿钱更实惠。诚然,在商业市场,确实有很多专为获取作品牟利而唱赞歌的评论家,但我想,如果艺评人是发自内心地欣赏,击节叹赏当为不吐不快,这就好比批评的嫉恶如仇,而不是借此为获取作品的砝码,其发心是大相径庭的。窃以为,如果说媒体给评论家稿费是天经地义,那么,书画家对艺评人慷慨相赠作品则是一种难得的情谊见证,岂可强求?在此,评论人首先是作为书画家心灵相契的朋友出现的。譬如建国初期,齐白石的经典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也是老舍的求画之作,它因为一个文学家与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的深层交流碰撞而成为传世美谈。傅雷与黄宾虹,同样是心有戚戚,互相成就的典范。他们互相联系的书信不仅是两人情感的联系,对于专业问题的探讨甚至可以说是美术界的论文也不为过。情谊无价,因为灵魂相通而惺惺相惜,这也是艺术赋予人性精神力量的本质。

  而今的艺术批评界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是“批评的高度等于红包的厚度”,那些道貌岸然的职业艺评家四处坐台,表面风光鲜亮,内心无耻龌龊,他们毫不自重的市侩形象又如何博得他人真正的尊重呢?就凭本事吃饭的职业道德来看,今天的职业艺评家已远不如“坐台小姐”,谁会打心眼里去尊重这种严重渎职的职业艺评家呢?荒诞的现实往往超出了我们贫乏的想象,不知道怎么往下说了……
 傅雷夫妇与黄宾虹夫妇摄于黄宾虹北京寓所前


  (澳籍学者罗清奇在《有朋自远方来:傅雷与黄宾虹的艺术情谊》(中西书局2015年版)中有披露:根据家人的记录,傅雷收藏的黄宾虹作品共计有137幅画作和8套册页。)
 1945年12月27日傅雷致黄宾虹手札
 黄宾虹致傅雷书信


  那就再来讲一个故事。

  王阳明在平定四省匪乱时,抓住了不可一世的大匪首谢志珊,谢志珊被抓后,王阳明奇怪地跟他讲起了“良知”之道,谢志珊冷笑道:“老子就没良知!”

  王阳明笑着说:“天气好热,把外套脱了吧!”

  谢志珊二话没说,就把外套脱了。

  王阳明说:“再脱”。

  直到谢志珊只穿了一条底裤之时,王阳明又笑道:“接着脱啊!”

  谢志珊脸胀得通红道:“这不好吧?”

  王阳明大笑道:“看来大名鼎鼎的谢志珊也有羞耻之心,这羞耻之心就是良知啊,你不是说你无良知吗?你讲讲看。”

  谢志珊低头无言以对。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即“天理”,是“心之本体”,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是道德自觉与本来面目,而“致良知”即是守住“良心”的底线,做到敬天爱人,恪守“天地良心”之人格精神信仰。

  反思吾身,真诚地面对自己的良心,这应该是批评的底线。

  在当下艺术圈,批评与赞美某人理当言论自由,但如果粘上太强的功利心,不是一幅奴颜媚骨阿谀奉承像就是粗口谩骂,甚至默哀诅咒人身攻击一起上,这就有虚妄无能的嫌疑了。举例来说,最近中央美院教授王华祥怒怼陈丹青“默哀三分钟”事件,旁观者的站队心态值得玩味。在此,那些为擦枪走火搏出位不择手段的行为,其实质是浮躁世风下无知无畏的功利欲望膨胀发疯的外在表征;那些没有风骨的投机取巧型职业艺评家与那些蹭流量的网红大师别无二致。

  他们站队“喜欢”的同时为什么只热衷于嘚瑟所评主角对自己的丁点垂怜,却不敢针对各种质疑发声?他们站队“不喜欢”的同时为什么总喜欢厚颜无耻地黄婆卖瓜?他们为什么要急不可耐地出来站队?难道是黑帮斗殴吗?这就好比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小流氓”往“大流氓”身上泼屎以引起大众关注,那些热衷于“王陈之争”的站队者,他们善变的“喜欢”与“不喜欢”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自身利益选择。如果说主角们在精心粉饰演戏,那么,那些急于站队者不过是失去自我的小丑。我们的艺术江湖,因为这些直不起腰的小丑不断冒泡而愈见浑浊,也由于此,那些独立思考的理性之音便显得弥足珍贵。

  这让我想起李泽厚点评中国现代诸作家,因为被鲁迅的独特文体与思想深度而深深震撼,他崇尚鲁迅,但也不是尽然盲从喜欢。李泽厚的可爱之处在于,他能做到点评有血有肉且鞭辟入里,把“喜欢”与“不喜欢”之处坦诚率真地说出来。

  批评家的批判精神是建立在质疑基础上的一种反思与启迪,是维护并推动人类社会文明有序前进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批评家的批评精神就是敢于挑战权威的质疑颠覆精神。那些动不动就大喊“爱”或是“喜欢”的声音,大多是廉价的无病呻吟,正如坐台小姐的叫春声,充满诱惑却值得警惕与反省。

  掀开还是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这注定是一个隐讳而现实的问题。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不管是艺术界既得利益者的集体冷漠失语,还是艺术批评界的曲媚与发疯都已近高潮。守住艺术批评的底裤,其实质是守住批评的底线:守住我们内心良知的拷问。2019/11/11(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文中未特别声明转载请注明出自:水墨中国SHUIMOTV.COM

上一篇:环球语境下的中国水墨之路在何方?下一篇:单位宣传企业推广的首选
    移动端支持
    手机扫描二维码

水墨中国 ( 京ICP备11045702号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水墨中国

© 2001-2019 ShuimoTV.

招聘合作|战略合作|律师事务所|在线联系  

GMT+8, 2015-4-8 15:14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10 queries.